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菰根

菰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菰根

药材名称菰根

拼音Gū Gēn

别名苽封(《淮南子》),菰蒋根(《补缺肘后方》)。

出处本草经集注

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根茎

性味甘,寒。

①《养生要集》:"味甘,平。"

②《别录》:"甘,大寒。"

功能主治治消渴,汤火伤。

①《养生要集》:"除胸中烦,解酒,消食。"

②《别录》:"主肠胃痼热,消渴,止小便利。"

③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:"治心脏病等,或作利尿剂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鲜者2~3两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:菰蒋根洗去土,烧灰,鸡子黄和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②治毒蛇啮:菰蒋草根灰,取以封之。(《广济方》)

③治暑热腹痛:鲜菰根二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菰根

药材名称菰根

拼音Gū Gēn

英文名Rhizome of Fewflower Wildrice

别名苽封、菰蒋根

出处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陶弘景:菰根亦如芦根,冷利复甚也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菰的根茎及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zania caduciflora (Turcz.ex Trin.) Hand.-Mazz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菰,多年生草本,常有根茎。秆直立,高90-180cm。叶鞘肥厚,长于节间,基部者常有横脉纹;叶舌膜质,略成三角形,长达15mm;叶片扁平而宽广,表面粗糙,背面较光滑,长30-100cm,宽10-20mm。圆锥花序大型,长30-60cm,分枝多簇生,开花时上举,结果时开展;雄小穗长0-15mm两侧多少压扁,常带紫色,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,脱节于小穗柄上,惟其柄较细弱;颖退化不见;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,并有5脉,厚纸质;花药6-9mm;雌小穗长15-25mm,外稃有芒长15-30mm,内稃与外稃同质,常均有3脉,为外稃所紧抱;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。颖果圆柱形,长约10mm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为湖沼水塘内的栽培作物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,根茎呈压扁的圆柱形,已切成短段。直径0.6-1.8cm。表面棕黄色或金黄色,有环状突起的节,节上有根痕及芽痕,节间有细纵皱纹。体轻,质软而韧。断面中空,周壁厚约1mm,有排列成环的小孔。无臭,味淡。

性味味甘;性寒

功能主治除烦止渴;清热解毒。主消渴;心烦;小便不利;小儿麻疹高热不退;黄疸;鼻衄;烧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鲜品60-9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汤火所的未成疮者:菰蒋根洗去土,烧灰。鸡子黄和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②治毒蛇啮:菰草根灰,取以封之。(《广济方》)③治暑热腹痛:鲜菰根二至三两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各家论述1.《养生要集》:除胸中烦,解酒,消食。

2.《别录》:主肠胃痈热,消渴,止小便利。

3.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:治心脏病等,或作利尿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油茶叶

    药材名称油茶叶拼音Yóu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olelfera Abel[C.oleosa (

  • 芙蓉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芙蓉叶药材名称芙蓉叶拼音Fú Rónɡ Yè英文名Folium Hibisci Mutabilis别名地芙蓉、芙蓉、山芙蓉、胡李花、三变花、木棉来源为锦葵

  • 榼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榼藤药材名称榼藤拼音Kē Ténɡ别名过山枫、大血藤、过山龙、过江龙、扭骨风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。原形态榼藤(《南方草木状》)常

  • 毛叶黄药

    药材名称毛叶黄药拼音Máo Yè Huánɡ Yào别名狗屁藤、臭屁藤、白鸡屎藤、黄根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云南鸡矢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ederria yunnanensis (Le

  • 黄菀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。8~9月采。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约50~100厘米。单叶互生;叶片广披针形

  • 刺菱

   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(《纲目》)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。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浮生叶通常斜方形,或三角状菱形,长2~5厘米,宽2~7厘米,上面光

  • 艾麻草

    药材名称艾麻草拼音ài Má Cǎo别名铁秤铊、禾麻草来源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. H. Wright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去茎叶,洗净泥

  • 鹿藿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鹿藿根药材名称鹿藿根拼音Lù Huò Gēn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。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,妇女痛经,瘰疬,疖肿。复方①治小儿疳积:鹿藿根三钱,水煎服

  • 水菇里

   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、红野豆、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. K. Schindl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微麻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,止痛,舒筋活络。主治风

  • 齿叶泥花草

    药材名称齿叶泥花草拼音Chǐ Yè Ní Huā Cǎo别名锯齿草、五月莲。出处《广西中草药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,高10~20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