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飞畴。江苏吴江人,为名医张璐的次子。继父业,亦以医名,撰有《伤寒兼证析义》一卷(1667年刊行),对伤寒兼证的诊治有所发挥,提出“圆机在我,活法随人”,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另曾与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独脚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即滚山虫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女人阴中痛引心下,及小腹绞痛,腹中五寒,灸关仪百壮。穴在膝外边上一寸宛宛中。”即在膝外侧缘,当腘窝横纹上1寸处。主治小腹绞痛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胡颓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
篇名。出《慎斋遗书》卷十。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,称为喉口。
书名。3卷(或作1卷)。清·韩善徵撰。韩氏论疟,上本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,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,阐析疟疾脉、因、症、治等多方面内容,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。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九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胖大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