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豹子眼睛果

豹子眼睛果

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

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

别名大罗伞、山豆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disia virens Kurz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原形态灌木,高1-3m。茎粗壮,除侧生特殊花枝外,无分枝。叶互生,叶柄长约1cm;叶片坚纸质或厚,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9-17cm,宽3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皱波状或细圆齿,齿间具边缘腺点,背面通常具密腺点,尤以叶缘为多,有时具疏鳞片状物,背面中脉明显,隆起;侧脉15-30对,连成紧靠边缘的边缘脉。复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,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,花枝长达30cm;花梗长2.5-3.5mm;萼片长圆状卵形至几圆形,先端钝或圆形,长2.5-3.5mm,具密腺点,里面具微柔毛;花瓣初时白色或淡黄色,以后变粉红色,长6-8mm,卵形至广卵形,先端急尖,具腺点,有时仅里面基部具疏微柔毛;雄蕊较花瓣略短,花药披针形或近卵形,背部具腺点;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短,子房球形,具密腺点。果球形,直径7-9mm,红色,具密腺点。花期6-7月,果期10-12月或至翌年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700m的山坡密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。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;辛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散瘀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牙痛口糜;风湿热痹;胃痛;小儿疳积;跌打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30g,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柱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半柱花药材名称半柱花别名出泡草、白泡草来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(Lour.) Merr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。性味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凉血

  • 伏毛山豆根

   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. Y. Wu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止痛。主治肠炎腹泻,腹胀,胃痛,咽喉痛。

  • 白花蛇目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花蛇目睛药材名称白花蛇目睛拼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。功能主治《普济方》:"治小儿夜啼

  • 尖头蚱蜢

    药材名称尖头蚱蜢拼音Jiān Tóu Zhà Měnɡ别名扦担蚂蚱、老扁担、尖担牙子、小尖头蝗、老扁、挂搭扁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蝗科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.;

  • 一颗针

    药材名称一颗针拼音Yì Kē Zhēn别名黄连、三颗针、刺榴根、子檗、刺檗、山石榴、刺木仔根、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、根皮及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beris thunb

  • 蒲蒻

   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(《产乳集验方》),蒲笋(《日用本草》),蒲儿根(《野菜谱》),蒲包草根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

  • 大细辛

    药材名称大细辛拼音Dà Xì Xīn别名马蹄细辛、苕叶细辛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蹄香、祁阳细辛和鼎湖细辛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sarummaximumHemsl.2.As

  • 刺天茄叶

    药材名称刺天茄叶拼音Cì Tiān Qié Yè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或鲜用。性味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消炎止痛,解毒止痉。治小儿惊厥。

  • 云南丹参

    药材名称云南丹参别名紫丹参、滇丹参、红青菜、小红参、山槟榔[云南]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云南丹参Salvia yunnanensis C. H. Wright.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切片晒干。性味苦

  • 再生稻

    药材名称再生稻拼音Zài Shēnɡ Dào别名怀胎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收割后的再生苗的全株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粳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