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浊

赤浊

病证名。①指以小便浑浊色赤为主要症状的疾患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科》。属便浊溺浊。实即血尿。详便浊、血尿条。②指溺孔常流浊物挟血的疾患,属精浊。《证治要诀·白浊》:“精者血之所化,有浊去太多,精化不及,赤未变白,故成赤浊,此虚之甚也。”详精浊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叶佛甲草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二味拔毒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雄黄、白矾各等分。为末,茶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湿诸疮,红肿痛痒,疥疮等症。

  • 弄胎

    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亦称弄痛、试胎。①指临产假阵痛。李长科《胎产护生篇》:“凡临月忽然腹痛,或一日,二日,三、五日。胎水已来,腹痛不止者,此名弄胎,非当产也。”②指妊娠后期,胎忽乱动,而脉象并无

  • 臂泰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手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泰阴脉:循筋上兼(廉),以奏(凑)臑内,出夜(腋)内兼(廉),之心。其病:心痛,心烦而意(噫)。诸病此物者,皆久(灸)臂泰(太)阴脉。”

  • 马冠群

    【介绍】:见马良伯条。

  • 子午流注针经

    书名。3卷。约12世纪初金·何若愚撰。金·阎明广注。卷上为流注指微赋、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及十二经脉的循行,主病图形;卷中论子午流注;卷下为井荥歌诀及图。书中强调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、开合随不同的日时干

  • 赤白沥

    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头花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唐芹洲

    【介绍】:见唐黉条。

  • 黄藤木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雷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