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虚身肿之症,小便清利,大便溏泄,面色萎黄,语言懒怯,常肿常退,此脾虚肿之症也。脾虚身肿之因,大病后,久泻后,脾土之真阴受伤,转输之官失职,不能运化水谷,则诸
病名。①指咳则右胁下引及肩背痛,动则咳剧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”治用升麻汤。如脾胃积热者,用栀连二陈汤;脾虚痰湿者,用六君子汤加枳壳、桔梗,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粪便结于直肠难出者。《医碥·大便不通》:“燥屎巨硬,结在肛门难出,名直肠结。从导法治之。导法,以蜂蜜炼成条,大如指,粘皂角末、油抹入便门。寒结者加草乌头末,以化
《伤寒论》方。又名桂枝新加汤。桂枝、人参各三两,芍药、生姜各四两,炙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治伤寒发汗后,身疼痛,脉沉迟者。
①外感之寒邪。因寒邪袭表,阳气不得宣通透泄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、脉浮紧等症。②指体表阳气不足,形寒怕冷的证候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虚则外寒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胡颓子,详该条。
推拿方法。见《孟子·梁惠王》。是指帮助关节屈曲的一类手法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不远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精医学、兼通佛学(大乘),撰述有《芷园臆草》、《医种子》,辑录有《神农本经》等书。其子卢之颐,也是当地名医。他们在医学上都表现了一定佛家思想的影响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可表现为多种症状。《医学入门·痫》:“肾痫,面黑直视,如尸猪叫。”《景岳全书》卷四十一:“面黑,目振,吐涎沫,形体如尸,其声如猪者曰肾痫。”《医林绳墨》卷六以痫症因淫欲太
从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周岁为乳儿。又称乳下婴儿,亦名婴儿。《成方切用·杂将护法》:“婴儿百日,任脉生,能反复,乳母当存节喜怒,适其寒温。婴儿半晬,尻骨已成,乳母当教儿学坐。婴儿二百日外,掌骨成,乳母教儿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