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钩藤饮

钩藤饮

医学正传》卷八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钩藤1.5克蝉蜕防风(去芦)人参麻黄(去节)白僵蚕(炒)天麻蝎尾(去毒,炒)各0.9克甘草(炙)川芎各0.5克

制法上药细切,作一服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,呕吐泄泻,致成慢惊。

用法用量以水150毫升,煎至100毫升,去滓温服。

虚寒者,加附子末0.15克。

摘录医学正传》卷八

医宗金鉴》卷五十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人参全蝎(去毒)羚羊角天麻甘草(炙)钓藤钩

功能主治治小儿天钓证。痰热壅盛,惊悸壮热,眼目上翻,手足瘈疭,爪甲青色,证似惊风,但目多仰视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医宗金鉴》卷五十

《直指小儿》卷二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别名钩藤

处方钩藤半两,白茯苓半两,大黄(湿纸裹煨)2钱半,防风2钱半,朱砂2钱半,蝉壳2钱半,羌活2钱半,独活2钱半,青皮2钱半,甘草(炙)2钱半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小儿天钓。

用法用量钩藤散(《普济方》卷三七二)。

摘录《直指小儿》卷二

《医级》卷七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钩藤天麻柴胡当归茯神甘草桑寄生

功能主治时感风寒、风温等证。

用法用量热甚加黄芩栀子;湿盛加苍术;痰多加半夏、南星;风胜加僵蚕全蝎

摘录《医级》卷七

《嵩崖尊生》卷六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钩藤1钱,陈皮1钱,半夏1钱,麦冬1钱,茯苓1钱,石膏1钱,人参1钱,菊花1钱,防风1钱,甘草5分。

功能主治头目不清。

摘录《嵩崖尊生》卷六

《万氏家抄方》卷五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全蝎(炙)8分,蝉蜕8分,僵蚕(炒)8分,明天麻8分,***8分,胆星8分,青黛8分,辰砂8分。

制法上为末,猪胆汁为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小儿天钓,壮热惊怖,眼目反张,手足抽掣。

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据剂型,当作“钩藤丸”。

摘录《万氏家抄方》卷五

圣济总录》卷一六八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钩藤半两,升麻半两,甘草(炙)半两,人参半两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小儿壮热不安。

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,以水1盏,煎至5分,去滓,分温2服,空心、午后各1服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六八

圣济总录》卷一六九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钩藤3分,蚱蝉(去头足翅,炙)2枚,***屑(微炒)半两,麦门冬(去心,焙)半两,升麻半两,石膏(捣碎)3分,柴胡(去苗)半两,甘草(微炙)1分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小儿惊热,睡眠不稳。

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,水1小盏,煎至6分,去滓,下竹沥半合,重煎3-5沸,分温3服。空心、午后、夜卧各1次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六九

《不知医必要》卷三:钩藤饮

药方名称钩藤饮

处方党参(去芦)1钱,防风1钱,蝉退(去头足)4只,钩藤1钱5分,荆芥6分,竹叶10片,陈皮4分,甘草2分。

功能主治感冒,兼肝风内动者。

用法用量如有痰,加竺黄1钱1分。

摘录《不知医必要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漏芦膏

    方出《外台》卷二十三引《范汪方》,名见《圣惠》卷六十:漏芦膏药方名称漏芦膏处方白马矢屑1斤,白牛矢屑1斤,白羊矢屑1斤,白猪矢屑1斤,白鸡矢屑1斤,漏芦1斤,藁本1斤。制法并于石上烧作灰,研,绢筛之,

  • 达生汤

    药方名称达生汤处方当归2钱5分(酒洗),川芎6分,益母草1钱(忌铁器),车前子5分(炒,研末),甘草3分(炙),冬葵子1钱(炒,研末),白术1钱(米泔水浸,炒),大腹皮(滚水洗数次)4分,牛膝6分(酒

  • 豆青膏

    药方名称豆青膏处方白降丹1钱,巴豆油1钱半,青黛面适量,羊毛脂1两,凡士林4两。制法搅匀成膏。功能主治软坚,润肤,止痒。主慢性肥厚性皮肤病,牛皮癣静止期,神经性皮炎,皮肤淀粉样变(松皮癣)等。用法用量

  • 北芪杞子炖乳鸽

    药方名称北芪杞子炖乳鸽处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、杞子同放炖盅内,加水适量,隔水炖熟。功能主治补心益脾,固摄精气。用于早泄、阳痿、体倦乏力、自汗、心悸。用法用量饮

  • 金钗石斛膏

    药方名称金钗石斛膏处方金钗石斛2斤。制法金钗不易出汁,必须多煮,时间宜长,用清水煎煮3次成浓汁,去滓滤清,加白蜜3斤收膏。功能主治滋润清火,养胃平肝。主因肝火所致之头痛,牙痛,口苦咽干,烦躁失眠等症。

  • 理物汤

    药方名称理物汤处方理中汤合四物汤。功能主治交肠。下血久不止,脉细数者。用法用量《医略六书》本方用法:水煎,去滓温服。各家论述《医略六书》:肠红经久,血弱脾寒,不能吸血归经,故下血久不止焉。理中汤温脾吸

  • 克应丸

    《古今医统》卷八十四: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(煅)龙骨牡蛎(煅,以酒淬)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(制,研)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,醋糊为丸,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温经养血,固

  • 半夏茯苓汤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半夏茯苓汤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处方旋覆花、陈皮(去瓤.麸炒)、桔梗、白芍药、人参、甘草(微炙赤)、川芎,各半两;熟干地黄(酒浸)、赤茯苓(去皮),各三分;半夏(汤洗十

  • 鼻痔方

    药方名称鼻痔方处方明矾30克蓖麻7个 盐梅5个(去核)麝香少许制法上药捣为丸。功能主治主鼻瘜肉。用法用量绵裹塞鼻中,附着瘜肉,每日一换。鼻中沈出清水,其瘜肉自下。摘录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卷八

  • 啜药散

    药方名称啜药散处方川贝母3钱,竹蜂10只,黄柏3钱,甘草1钱,王瓜霜5分,人中白5分,土牛膝根3钱。制法上为极细末后,加牛黄末1钱,冰片末5分,同研匀,用樽装妥封固。功能主治泄热解毒。主白喉。病人平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