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臂的内侧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循臂阴入腋下。”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沉香郁金散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即利尿穴,见该条。
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出《庄子》司马彪注。即橡实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目侧视貌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指出,双目睛通亦名睊目。详目偏视条。②古义与涓通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风气客于睑眥之间,与血气津液相搏,使目眥痒而泪出,目眥恒湿,故谓之睊目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本高。安徽下山坦人。精于外科及针灸,善疗痈疽,尝治走马疳、颈疽、喉痈等证,不数日即愈,因而名闻当地。
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。属肝,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