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窟

猜你喜欢

  • 枫苓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猪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背恶寒

    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背部有寒冷感觉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三:“背为阳位,背上恶寒,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。其病有七。一者暴中阴寒,四肢厥冷而背恶寒,脉必沉细,附子汤温散之;一者素禀阳衰,而背

  • 骨针

    眼科治疗器械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骨针长四寸,全白骨或象牙造成,头尖圆,尾团圆,点眼药用之。”(见图102)。图102

  • 取天河水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天河条。

  • 平胃二陈汤

    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苍朴二陈汤,见该条。

  • 羊奶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制药指南

    见修事指南条。

  • 跟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土栗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杨达夫

    【生卒】:1897~1966【介绍】:名焕之,江苏泰兴人。随父学医。1924年始执医,后至天津,历任天津总医院中医主任、天津中医学会副主任等。对温热病尤多见解,主张应用现代科学整理研究中医学,诊断应借

  • 目内有丁

    病名。丁亦作疔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目,肝之外候也。脏腑热盛,热乘于腑,气冲于目,热气结聚,而目内变生,状如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