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姜春华等撰于1963年。本书集该组七年来对肾的研究资料,阐述了用现代医学检验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,初步探讨肾的物质基础、肾阳虚的机制及治疗方法,可供中西医临床及
病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二。亦名妊娠胸胁胀满、妊娠胸胁支满、胎气上逆、胎上逼心。指孕后胎气上逼,出现胸膈胀满。多因平素肾阴不足,肝失所养,孕后阴亏于下,气浮于上,冲逆心胸,以致胸膈胀满,甚者胁痛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。本书将《内经·素问》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,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。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熟地黄八两,石斛膏、线胶各四两,莲子、芡实各三两,麦门冬、茯神、五味子、沙苑子各二两,远志一两。为细末,金樱膏为丸。治肾脏精亏,相火易动难制,致梦遗精浊,烦劳即发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用两大指交互由脐向小腹或小腹向脐推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推肚脐:须蘸汤,往小腹下推,则泄;由小腹往肚脐上推,则补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肺司呼吸,鼻为呼吸出入门户,鼻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,须赖肺气调和,呼吸畅利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。”若风寒袭肺,则鼻塞,嗅觉不灵;肺有燥热,则鼻干
指面部如蒙尘垢,洗之不去之色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感受暑邪或胃热熏蒸所致。《秘传证治要诀·伤暑》:“伤暑必自汗、背寒、面垢。……宜香薷饮、六和汤。”《景岳全书·暑证》:“暑有八证:脉虚
即和肝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激经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有孕红来如行经,应期每月一至,此是漏也。”②泛指妊娠期间阴道流血,称为胎前漏红。参见胎动不安、胎前动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