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因脾胃虚弱而导致肺气不足的病证,多属气虚。脾为生化之源,故常以脾为本而肺为标。参见脾肺两虚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按诊的症状。指疼痛部位因按压而痛增。属里实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痛有虚实,……辨之之法,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,拒按者为实。”多用于胸腹部。
病名。亦名经前腹痛、经行腹痛、月水来腹痛、经后腹痛等。指每在月经期,或行经前后,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,甚则剧痛难忍者,称为痛经。临床常见有气滞、血瘀、寒湿凝滞、气血虚弱、肝肾亏损痛经等,详气滞痛经、血瘀
方书名。2卷。明·张时做辑。刊于1550年。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《急救方》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。全书共分五绝死、虚劳诸风、伤寒时疫、中诸毒等39篇。与《摄生众妙方》合刻问世。
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北魏医家。字思祖。馆陶(今河北馆陶)人。当过中散令、太医令等官职。曾汇集一百多人共同辑集《药方》一百多卷行世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泛指属于气的范围的功能活动及病变,常相对于血分而言,如邪在气分、气分湿热等。②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实热阶段。以中焦阳明为主,包括肺、胆、脾、胃、大肠等脏腑,范围较广。参气分证条。③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扶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饮食精华浓浊部分归于心脏,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,说明了心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食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