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总称。《外科精义》卷上:“夫五发疽者,谓痈疽生于脑、背、眉、髯、鬓是也。大概论之分为三等。一者疽也。二者痈也。三者疖也。”
【生卒】:1745~1804【介绍】:清医学家。字皆霖。山东平度人。举人,尚考据之学。中年潜心医学,从师黄元御。因感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二书“错乱残缺”,乃捡《脉经》等诸家书参互考订,撰《要略
【介绍】:见何其伟条。
病名。出明·张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一作蓄血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①指外感热病,邪热入里,与血相搏,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证候,即伤寒蓄血证,太阳腑证之一《重订伤寒补天石·续集》卷下:“蓄血者,瘀血蓄结于内也。或当汗不汗
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脏会季胁。”李胁指章门穴。盖章门为脾之募穴,脾为生化之源,五脏皆取禀于脾,故名。凡五脏疾患,皆可酌情取用。
又称药引,详该条。
①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寒与热是两种相对的症状。本篇着重阐述有关寒、热两种类型的病证及治疗方法,故名。文中介绍了皮寒热、肌寒热、骨寒热以及骨痹、热厥、寒厥等病症和针刺方法。还叙述了四时取穴的常规和中病而止的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