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雅堂医案
见国医百家条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耳风毒受在心经。”多由心肝经血热所致。其症耳内流脓带红色,耳鸣,听力下降等。治宜清热凉血,排脓解毒。可选用***地黄汤、龙胆泻肝汤等加减。参见聤耳、风耳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。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九香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柯韵伯撰,余听鸿注。刊于1893年。余氏认为柯氏著述“条理疏畅,议论明晰”,遂将《伤寒论翼》的抄本予以补缀加注,据余氏自称,其补缀的阙字与柯氏原文微有不合之处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哈士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伤酒头痛的别称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。详伤酒头痛条。
指肩痛连项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卷八。多由邪客经脉,或血失濡养所致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太阳之络,令人头项肩痛。”治用羌防泻白散或圣愈汤等方。参见肩痛、项痛条。若内脏病而痛引肩项者,病多危重。《素
即补阳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即蛤蟆油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