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证之一。即血厥,亦称郁冒。《类证治裁·厥症》:“郁厥亦血厥症。平居无疾,忽默默无知,目闭口噤,恶闻人声,移时方寤,由热升风动,郁冒而厥,妇人多有之。羚羊角散。”参见血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叶氏女科证治条。
病证名,又名齿伤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斗齿乃被打伤动摇也。宜蒺藜根灰敷之。”若出血者,宜云南白药掺之。
治法。宣达气机、通调水道的一种利水化湿方法。适用于肺气不宣,脾不运湿,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。症见咳嗽气喘,小便不利,肿满身重,或兼有发热等。用越婢加术汤或五苓散等方。
即缪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轮上一颗如赤豆。详该条。
见温热论条。
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萱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