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。即守中丸第一方,见守中丸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又名急中风。因毒厉之气乘虚入侵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:“急风,其证筋脉紧急,身背强直,面黑鼻干,口噤不语,须臾风入五藏,与清气相引,则通身壮热,汗出如油,直视唇青,痰涎结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一。即油灰指甲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衄血。详该条。
黧,黑色。面色黧黑即指面部呈现黑色。多因饮邪久滞胸膈,或少阴气绝、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少阴气绝,则脉不通,脉不通则血不流,血不流则色泽去,故面黑如黧,此血先死。”《金匮要略
综合性医书。3卷。清·何书田撰,撰年不详。何氏擅治内科杂症,本书论述中风、伤风、中寒、暑病等共56种病证(包括耳、鼻、口、齿病)的病因、证治,能融会诸家学说,着重介绍个人临床心得。书中自拟经验方颇多,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旋覆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难经·十七难》。即妄言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眼生长肉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