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七厘丹

七厘丹

药材名称七厘丹

拼音Qī Lí Dān

别名人头发、藜芦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芦的根茎及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etatrum japonicum(Bake)Loes.f[V.nigrumL.var.japonicumBaker;V.atroviolaceum Loes.f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黑紫藜芦多年生草本。植株高30-100cm。茎基部具带网眼的纤维网。叶多数,近基生;叶片狭带状或狭长圆形,长15-60cm,宽0.5-4cm,先端锐尖,基部下延为柄,抱茎,两面无毛。圆锥花序短缩或扩展而伸长,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白色绵状毛,侧生花序上花便长约7mm;雄性花和两性花同株或均为两性花;花被片6,反折,黑紫色或深紫堇色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7mm,宽2-3mm,基部无柄,外花被片背面被白色短毛或几无毛;雄蕊6,长2-3mm;子房无毛,3室,花柱3。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,具三棱,长l-1.5cm,宽约Icm。种子扁平,具翅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圆柱形,长1-2cm,直径0.6-1.2cm,顶端与茎连接处有叶基残存,多枯朽,棕褐色。根簇生而细,长3-10cm,灰褐色,有较密皱纹,质轻而脆,易折断。

显微鉴别 表皮细胞略呈方形,下皮层为2-3列类圆形细胞,腔隙约占皮层的1/3-1/4薄壁细胞中针晶束多见;中柱小,初生木质部10-12原型。

性味辛;苦;寒;有毒

功能主治涌吐;散瘀;止痛;杀虫。主中风;癫狂痰涎涌盛;跌打瘀肿;疥癣
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,每次0.3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布;或用温水浸润后捣敷。

注意体虚气弱、孕妇禁服。《福建药物志》:“孕妇忌服。不可与诸参、细辛、芍药配伍。”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廊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、蛇不钻、猫儿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南蛇草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。夏、秋采

  • 半边菜

    药材名称半边菜拼音Bàn Biān Cài别名菜子七、妇人参、普贤菜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华中碎米荠的根状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damine urhaniana O.E.Schulz采

  • 大昏鸡头

    药材名称大昏鸡头别名刺齿贯众、尖耳贯众、大叶兰黄、大叶鲁基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大昏鸡头Cyrtomium caryotideum (Wall.) Presl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湖北、

  • 拟缺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拟缺香茶菜拼音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野紫苏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拟缺香茶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excisoides(Su ex C.H.Hu

  • 紫荆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荆皮药材名称紫荆皮拼音Zǐ Jīnɡ Pí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. et Gagnep.;千屈菜科紫薇

  • 柏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(《纲目拾遗》)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。性味《草木便方》:"甘,平。"功能主治

  • 伞梗虎耳草

    药材名称伞梗虎耳草别名松木蒂来源虎耳草科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 Marq. et Shaw. f. integrifolia Jeeir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苦,

  • 蔓剪草

    药材名称蔓剪草别名回叶对剪草来源萝藦科蔓剪草Cynanchum chekiangense M. Cheng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。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,疥疮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牛筋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、路边草、鸭脚草、蹲倒驴、牛顿草、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(L.)Ga

  • 白鱼尾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、野桃(《闽东本草》),杨波叶、蒲羌癀、白波越子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闽东本草》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