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东方荚果蕨

东方荚果蕨

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

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

别名大叶蕨、马来巴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tteuccia orientalis(Hook.)Trev.[Struthiopteris orientalis Hook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植株高达100cm。根茎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大鳞片。叶簇生,二型;营养叶的叶柄长30-80cm,禾秆色;叶片长椭圆形,长50-80cm,宽25-40cm,顶端渐尖,深羽裂,基部不变狭,叶轴和羽轴疏被狭披针形鳞片,二回羽状半裂;羽片长12-22cm,宽2.5-3cm,裂片边缘略具钝齿;侧脉单一;孢子叶一回羽状;羽片栗褐色,有光泽,向下面反卷包被囊群成荚果状。孢子囊群圆形,生于侧脉的分枝顶端,成熟时汇合成条形;囊群盖白膜质,近圆心形,基部着生,向外卷盖囊群,成熟时压在囊群下面,最后散失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600m的山坡阴湿灌木丛中或山谷路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、中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
化学成分含荚果蕨素(matteucin),甲氧基荚果蕨素(methoxymatteucin),荚果蕨酚(matteucinol),去甲氧基荚果蕨酚(desmethoxymatteucinol)。

性味苦;凉

功能主治祛风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椒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椒叶药材名称花椒叶拼音Huā Jiāo Yè别名椒叶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芸香科植物花椒的叶片。性味辛,热。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热,无毒。"

  • 竹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竹叶药材名称竹叶拼音Zhú Yè别名淡竹叶(《别录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。随时采鲜者入药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竹茹"条。性状叶

  • 小灰包

    药材名称小灰包别名小马勃、小马庇包、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 ex Pers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夏、秋雨后,产生在草地上。分

  • 苦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苦菜药材名称苦菜拼音Kǔ Cài别名败酱草[东北]、苦叶苗、活血草、苦丁菜、苦麻菜、小苦苣、黄鼠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(Thunb

  • 黄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槿药材名称黄槿别名黄木槿、桐花、海麻、海麻桐、木麻、公背树来源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.,以叶、树皮、花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甘、淡,微寒

  • 白淋草

   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longicaulis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

  • 赛金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赛金刚药材名称赛金刚拼音Sài Jīn Gānɡ别名曲莲、细叶锣锅底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赛金刚的块根。全年可采,而以秋季藤蔓枯萎

  • 大叶刺篱木叶

    药材名称大叶刺篱木叶拼音Dà Yè Cì Lí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大叶刺篱Flacourtia rukam Zoll.Et Moritz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lacourt

  • 裂叶秋海棠

   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、红孩儿、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.,以全

  • 茄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茄花药材名称茄花拼音Qié Huā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花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金疮,牙痛。"复方治牙痛:秋茄花干之,旋烧研涂痛处。(《海上名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