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半枫荷根

半枫荷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半枫荷根

药材名称半枫荷根

拼音Bàn Fēnɡ Hé Gēn

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梧桐科植物翻白叶。全年可采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翻白叶树,又名:异叶翼子木、半边枫荷、阴阳叶、铁巴掌。

乔木,高可达20米。小枝被红色或黄色茸毛。叶异型,革质;幼树或萌发枝上的叶盾形,长约20厘米,掌状3~5深裂;成长树上的叶长圆形或卵状长阙形,长7~15厘米,宽3.5~8厘米,先端渐尖,或短尖,基部钝形、截形或斜心形,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黄褐色茸毛;叶柄长1~2厘米;托叶线状长圆形。花脓生、单生成2~4朵聚生;小苞片2~4,全缘;萼片5,狭披针形,长2~2.5厘米,宽2~3毫米;花瓣5,白色;雄蕊15,每3个合成1束,与5个退化雄蕊互生;子房5室,被毛。蒴果木质,狭卵形,长4~5厘米,密被锈色星状柔毛。花期8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砂质土山坡、平原、丘陵地疏林或密林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。产广东、广西。

性状干燥根常切为厚约3毫米的饮片,栓皮浅棕色,木心浅红棕色。质略松,易碎。

性味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淡,微温。"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,活血消肿。治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,手足酸麻无力,跌打损伤。
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善祛风湿,凡脚气、脚弱、痹痛,以之浸酒服。"
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,跌打瘀积,产后风瘫。"
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气管炎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。

备注半枫荷品种很多,尚有金缕梅科的金缕半枫荷,五加科的变叶树参(白半枫荷),樟科的檫木(枫荷桂),桑科的白桂木(红半枫荷),功效基本相同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半枫荷根

药材名称半枫荷根

拼音Bàn Fēnɡ Hé Gēn

英文名Heterophyllous Wing Seedtree Root,Root of Heterophyllous Wingseedtree

别名枫荷桂、半边枫荷、阴阳叶、三不怕、铁巴掌、白背枫、半梧桐、番张麻、大叶半枫荷

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或窄叶半枫荷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2.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幸免可采,挖取根部,除去须根及泥沙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1.翻白叶树 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色或灰褐色;小枝被黄褐色短柔毛。叶互生;二形,生于幼树或再萌发的新枝上的叶盾状,直径约15cm,掌状3-5裂,基部截形,上面几无毛,下面密被黄褐色星状短系毛;叶柄长达12cm,被毛;生于成长树上的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7-15cm,宽3-10cm,先端钝、急尖或渐尖,基部钝、截形或斜心形,上面秃净,下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;叶柄长1-2cm,被毛。花单生或2-4朵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;花梗长5-15cm,无关节;小苞片鳞片状,与萼紧靠;花青白色;萼片5,条形,长达28mm,宽4mm,两面均被柔毛;花瓣5,倒披针形,与萼片等长;雌雄蕊柄长约2.5mm;雄蕊15,退化雄蕊5,线状,比雄蕊略长;子房卵圆形,5室,被长柔毛,花柱无毛。蒴果木质,长圆状卵形,长约6cm,宽2-2.5cm,被黄褐色绒毛,先端钝,基部渐狭,果柄粗壮,长1-1.5cm。种子具膜质翅。花期秋季。

2.窄叶半枫荷本种与翻白叶树的区别为:花梗长3-5cm;小苞片线状或呈撕裂状,位于花梗的中部;果柄细长,长3-5cm;种子每室2-4颗,连翅长2-2.5cm。花期春、夏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生一起山野间或栽培。

2.生于山谷或山坡林中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
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较耐干旱,一般土壤都能种植。以向阳、排水良好而深厚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好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冬季采下成熟果实,晒干脱粒干藏。第2年3-4月播种育苗。按行距35cm左右开沟,将种子均匀播于沟里,覆土3cm,15-20d出苗。当苗高60cm左右时,按行株距400cm×400cm开穴移栽。

田间管理 定植后,每年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3次,春夏季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。秋冬季开环状沟施堆肥和厩肥,并进行培土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块状,宽3-6cm,厚0.5-2cm。栓皮表面灰褐色或红褐色,有纵皱纹及疣状皮孔。质坚硬。断面皮部棕褐色;木部红棕色,具细密纹理。纵断面有纵向纹理及不规则的纵裂隙,纤维性。气微,味淡微涩。以片块薄、大小均匀、色红棕者为佳。

性味味辛;甘;性微温

归经肝;脾经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。主风湿痹痛;手足麻木;腰肌劳损;脚气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

复方《岭南采药录》:半枫荷,本质作红黄色者,谓之血荷,功用较白色者为佳。

各家论述1.《岭南采药录》:善祛风湿,凡脚气、脚弱、痹痛,以之浸酒服。

2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,跌打瘀积,产后风瘫。

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气管炎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边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、单片锯、半边牙、半边梳、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

  • 蛋不老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蛋不老药材名称蛋不老拼音Dàn Bù Lǎo别名白花蛋不老来源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瘤果地构叶Speranskia cantoniensis (Hance) Px

  • 鸨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鸨肉药材名称鸨肉拼音Bǎo Ròu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。原形态大鸨,又名:独豹(郭璞),鸨(《饮膳正要》)。嘴铅灰色,先端近黑。虹膜暗褐色。头、颈及前胸皆深

  • 小九节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九节铃药材名称小九节铃拼音Xiǎo Jiǔ Jié Línɡ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(Wall. ex L

  • 黄精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黄精药材名称黄精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老虎姜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.et Hemsl.、黄精Polygonatum

  • ***蕨

    药材名称***蕨拼音Bái Fěn Jué别名小蕨萁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华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(Milde)Ching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内蒙古、

  • 石桢楠根

    药材名称石桢楠根拼音Shí Zhēn Nán Gēn出处《峨嵋药植》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。原形态四川钓樟,又名:石桢楠、兰花树。乔木,高达17米。叶纸质,线状长椭圆形,长14

  • 黑穗画眉草

    药材名称黑穗画眉草拼音Hēi Suì Huà Méi Cǎo别名露水草、万人羞来源禾本科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 Nees,以全草或根入药。生境分部甘肃

  • 淫羊藿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

  • 阔叶假参

    药材名称阔叶假参别名粱王茶、良旺头、金刚尖、三叶树来源五加科阔叶假参Nothopanax latifolius Hand.-Mazz.,以根皮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、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祛风湿,通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