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双花鞘花

双花鞘花

药材名称双花鞘花

拼音Shuānɡ Huā Qiào Huā

别名八角寄生、二苞鞘花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(Hance)Danser[Loranthus bibracteolatus Hance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扎成束,晾干。

原形态灌木,高0.3-1m。全株无毛。小枝灰色。叶对生;叶柄短,长2-5mm;叶片革质,卵形、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8-12cm,宽2-5cm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稀略钝,基部楔形,中脉两面均凸起,侧脉较密,明显或不明显。伞形花序,l-4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具花2朵,总花梗长约4mm,花梗长4mm;苞片半圆形,长约1mm;小苞片2枚,合生,近圆形,长1mm;花托圆柱状;副萼杯状;花冠红色,长3.2-3.5cm,裂片6枚,披针形,长约1.4cm,反折,青色;花柱线状,近基部具关节,柱头头状。浆果长椭圆形,长约9mm,直径7mm,红色,果皮平滑,宿存花柱基喙状。花期11-12月,果期12月至翌年4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樟属、山茶属、五月茶属、灰木属等植物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功能主治祛风湿。主风湿痹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~15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有祛风的功能。用于风湿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委陵菜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委陵菜药材名称委陵菜拼音Wěi Línɡ Cài英文名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别名毛鸡腿子、野鸡膀子、蛤蟆草、山萝卜、翻白草[山东]、白

  • 白桦皮

    药材名称白桦皮拼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(维名)。出处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。采伐树木时剥皮,晒干,生用或炒炭用。原形态疣枝桦,又名:疣

  • 毛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毛笋药材名称毛笋拼音Máo Sǔn别名茅竹笋(赞宁《笋谱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。原形态毛竹,又名:猫头竹(《新安志》),江南竹(《汝南圃史》,猫竹、茅

  • 云香草

    药材名称云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芸香草、臭草、石灰草、山茅草、诸葛草来源为乔木科香茅属植物云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(Nees)A. Camus的全草。宜9

  • 冷饭果叶

    药材名称冷饭果叶拼音Lěnɡ Fàn Guǒ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处植物荚蒾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foetidrm Wal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臭荚

  • 黄唇鱼心

    药材名称黄唇鱼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心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haba flovolabiata ( Lin).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剖腹,取出心

  • 桃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桃子药材名称桃子拼音Táo Zi别名桃实(《别录》)。出处《日用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热果实。化学成分果实食部每百克含蛋白质0.8克,脂肪0.1克,碳水化物7克,

  • 地柏枝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柏枝药材名称地柏枝拼音Dì Bǎi Zhī别名岩柏草、岩柏枝、石柏、岩柏、山扁担、红鸡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

  • 灵芝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灵芝药材名称灵芝拼音Línɡ Zhī英文名GANODERMA别名灵芝草、菌灵芝、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(Leyss.ex Fr.)K

  • 山蒜

   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(《本草拾遗》),小蒜(《救荒本草》),苦蒜果、野葱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野葱(《上海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