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吴茱萸叶

吴茱萸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吴茱萸叶

药材名称吴茱萸叶

拼音Wú Zhū Yú Yè

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叶片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吴茱萸"条。

化学成分含羟基吴茱萸碱约0.01%,此药在苯中再结晶则得去氢吴茱萸碱。又含黄酮类化合物。

性味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热,无毒。"

②《纲目》:"辛苦,热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霍乱,下气,止心腹冷气,内外肾钓痛,盐研罯之。"

复方①治霍乱脚转筋:吴茱萸叶和艾,以醋汤拌罯。(《日华子本草》)

②治大寒犯脑头痛:酒拌吴茱萸叶,袋盛蒸熟,更互枕熨之,痛止为度。(《纲目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吴茱萸叶

药材名称吴茱萸叶

拼音Wú Zhū Yú Yè

英文名Leaf of Medicinal Evodia

出处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(Juss.)Benth.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Evodia rutaecarpa (Juss.)Benth.2.Evodia rutaecarpa (Juss.)Benth.var.officinalis (Dode)Huang3.Evodia rutaecarpa (Juss.)Benth.var.bodinieri (Dode)Huang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鲜用或晒干用。

原形态1.树皮青灰褐色,幼枝紫褐色,有细小圆形的皮孔;幼技、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,连叶柄长20-40cm;叶柄长4-8cm,小叶柄长2-5mm;小叶5-9,椭圆形至卵形,长5.5-15cm,宽3-7cm,先端骤狭成短尖,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,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,侧脉不明显,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,脉上尤多,有明显的油点,厚纸质或纸质。雌雄异株,聚伞圆锥花序,顶生;花轴粗壮,密被黄褐色长柔毛,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;萼片5,广卵形,长约1-2mm,被短柔毛;花瓣5,白色,长圆形,长4-6mm;雄花具5雄蕊,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,花药基着,椭圆形,花丝粗短,被毛,退化子房先端4-5裂;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,退化雄蕊鳞片状,子房上位,长圆形,心皮5,花后增宽成扁圆形,有粗大的腺点,花柱粗短,柱头先端4-5钱裂。果实扁球形,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,呈蓇葖果状,紫红色,表面有粗大油腺点,每分果有种子1个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6-8月,果期9-10月。

2.石虎 本变种与正种很相似。区别点为变种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。小叶3-11,叶片较狭,长圆形至狭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,侧脉较明显,全缘,两面密被长柔毛,脉上最密,油腺粗大。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。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。种子带蓝黑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3. 毛脉吴茱萸与上种相似。小枝被黄锈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。叶轴被长柔毛;小叶5-11,叶形变化较大,长圆形、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,上表面中脉略被疏短毛,下面脉上被短柔毛,侧脉清晰,油腺点小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。

2.生于山坡草丛中。

3.生于村边路旁、山坡草丛中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2.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

3.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及贵州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多为小叶,完整的叶为单数羽状复叶;叶轴略呈圆柱形,黄褐色,被黄白色柔毛。小叶常皱缩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至卵圆形,长5-15cm,宽2.5-6cm,先端短尖或急尖,基耶楔形,全缘,黄褐色,上面在放大镜下可见透明油点,下面密被黄白色柔毛,主脉突起,侧脉羽状。质脆,易碎。气微香,味辛、苦、辣。

化学成分吴茱萸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橙皮素(hesperetin),柚皮素(naringenin)及4',5,7-三羟基-6-(或8)-(3-甲基-2-丁烯基)-黄烷酮二葡萄糖甙[4',5,7-trihydroxy-6(or 8)-(3-methylbut-2-enyl)flavanone diglucoside],还含羟基吴茱萸碱(hydroxyevodiamine)。

性味辛;苦;性热

归经肝;胃经

功能主治散寒;止痛;敛疮。主霍乱转筋;心腹冷痛;头痛;疮疡肿毒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加热敷;或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霍乱,下气,止心腹冷气,内外肾钓痛,盐研敷之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花菜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花菜子药材名称白花菜子拼音Bái Huā Cài Zǐ别名臭菜、臭花菜、羊角菜来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.[Gynand

  • 蔷薇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蔷薇花药材名称蔷薇花拼音Qiánɡ Wēi Huā别名刺花(《纲目》),白残花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柴米米花(《江苏植药志》)。出处《医林纂要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

  • 小金樱

    药材名称小金樱拼音Xiǎo Jīn Yīnɡ别名红茨藤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山木香、明目茶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小和尚藤(《重庆草药》),结茧、狗屎刺、小刺花、苙刺甲、荆刺叶、鸡公子、五甲莲(《湖南药

  • 飞扬草

    药材名称飞扬草拼音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扬、大乳汁草、节节花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集,洗净、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20~5

  • 野牡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,秋季挖根,洗净,晒干,切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野牡丹"条。性味①

  • 宽唇神香草

    药材名称宽唇神香草拼音Kuān Chún Shén Xi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宽唇神香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ssopus latilabiatus C.Y.Wu et H

  • 黄麻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麻子药材名称黄麻子拼音Huánɡ Má Zi别名***子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种子。化学成分种子含黄麻属甙A、长蒴黄麻甙、葡萄

  • 异叶青兰

    药材名称异叶青兰拼音Yì Yè Qīnɡ Lán英文名HERBA DRACOCEPHALI HETEROPHYLLI别名吉孜青保(藏名)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Dra

  • 斑茅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斑茅花药材名称斑茅花拼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。夏、秋季采收。功能主治止血。治咯血,呕血,衄血,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

  • 川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川芎药材名称川芎拼音Chuān Xiōnɡ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别名芎藭、小叶川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