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地茄子

地茄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茄子

药材名称地茄子

拼音Dì Qié Zi

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

来源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果实。8~9月采。

性味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微温,味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固精,顺气,消积,散瘀。治遗精,白带,疝气,疳积,痈肿,金疮出血。
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男子遗精,女子白带,顺气散瘀。治一切头晕,补气,炖肉服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顺气,消积,化痰,散瘀血,消痈肿。治金创出血,膀胱疝气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两。

注意《四川中药志》:"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。"

复方①治男子遗精,女子白带:地茄子、金樱子白果根、刺梨根、粉子头。共炖肉服。

②治子宫脱垂:地茄子、三匹风、刘寄奴。炖猪肚子服。

③治小儿疳积:地茄子、柑子刺。蒸猪肝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④治角膜溃疡:铜锤玉带草鲜果实取汁点眼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地茄子

药材名称地茄子

拼音Dì Qié Zi

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Pratia

别名小铜锤、地钮子、地扣子、地石榴、米汤果

出处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atia nummularia (Lam.) A. Br. Et Ascher

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铜锤玉带草多年生草本,长12-55cm。有白色乳汁。茎平卧,被开展的柔毛,不分枝工在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,节上生根。叶互生;叶柄长2-7mm,被开展柔毛;叶片心形或卵形,长0.8-1.6cm,宽0.6-1.8cm,先端钝圆或急尖,基部斜心形,边有牙齿,两面疏生短柔毛;叶脉掌状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0.7齿,两面疏生短柔毛;叶脉掌状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0.7-3.5cm,无毛;花萼筒坛状,长3-4mm,宽2-3mm,无毛,裂片条状披针形,伸直,长3-4mm,每边生2或3枚小齿;花冠紫红色、淡紫色、绿色或黄白色、长6-7(-10)mm,花冠筒外面无毛,内面被柔毛,檐部二唇形,裂片5,上唇2裂片条状披针形,下唇裂片披针形;雄蕊在花丝中部以上连合,花丝筒无毛,花药管长1mm,余,北部生柔毛,下方2枚花药先端生髯毛。浆果紫红色,椭圆状球形,长1-1.3cm。种子多数,近圆球形,稍压扁,表面有小疣突。在熟带地区全年可开花结果。

性味味苦;辛;性平

功能主治祛风;利湿;理气;散瘀。主风湿痹痛;疝气;跌打损伤;遗精;白带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用于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补气;炖肉服。

注意《四川中药志》: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。

各家论述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男子遗精,女子白带,顺气散瘀。治一切头晕,补气,炖肉服。
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顺气,消积,化痰,散瘀血,消痈肿。治金创出血,膀胱疝气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麋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麋脂药材名称麋脂拼音Mí Zhī别名官脂(《本经》),麋膏(《周礼》郑玄注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脂肪。性味①《本经》:"味辛,温。"②《别录

  • 黄皮树皮

    药材名称黄皮树皮拼音Huánɡ Pí Shù Pí别名黄皮皮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树皮。性味《本草求原》:"辛苦

  • 墙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墙草根药材名称墙草根拼音Qiánɡ Cǎo Gēn别名白石薯、田薯(《福建中草药》),石薯、软骨石薯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墙草的根。全

  • 华南鳞盖蕨

    药材名称华南鳞盖蕨拼音Huá N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Hance's Microlepia别名凤尾千金草、青蕨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碗蕨科植物华南鳞盖蕨的全草

  • 马铃根

    药材名称马铃根拼音Mǎ Línɡ Gēn别名自消容、凸尖野百合来源豆科大猪屎豆Crotalaria assamica Benth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淡

  • 庐山瓦韦

    药材名称庐山瓦韦拼音Lú Shān Wǎ Wéi别名七星草、骨牌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瓦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lewisii(Bak.)Ching[Polypo

  • 土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土蜂药材名称土蜂拼音Tǔ Fēnɡ别名蜚零(《本经》),马蜂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全虫。原形态体大,形圆长,长约2厘米。色黑,被细毛。前头部广阔,复眼1

  •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.,以根及种仁入药。春季采根,夏季采果,分别晒干。性味根:苦,寒。种仁:苦,平。功能主治根:清热解毒,利湿,止痛。用于牙

  • 三丫苦叶

    药材名称三丫苦叶拼音Sān Yā Kǔ Yè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。随时可采。原形态三丫苦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又名:三叉虎、斑鸠花、三枝枪、三叉苦、三丫虎、三拜苦、小黄

  • 蘘荷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蘘荷药材名称蘘荷拼音Xiānɡ Hé别名阳藿、羊藿姜、土里开花、盐藿来源姜科姜属植物蘘荷Zingiber mioga (Thunb.)Rosc.,以根状茎入药。四季可采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