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头巾草

头巾草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头巾草

药材名称头巾草

别名并头黄芩山麻

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. ex Schrank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青海。

性味微苦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利尿。主治肝炎,阑尾炎,跌打损伤,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,水煎服。外用头巾草2两,捣汁加酒服,药渣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头巾草

药材名称头巾草

拼音Tóu Jīn Cǎo

别名山麻子、半枝莲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并头黄芩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

采收和储藏:7-9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并头黄芩,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高12-36cm,四棱形,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,或几无毛。叶具短柄,柄长1-3mm;叶片三角状狭卵形、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,长1.5-3.8cm,宽0.4-1.4cm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上疏被小 柔毛,有时几无毛,具多数凹腺点。花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内,偏向一侧;花萼长3-4mm,盾片高约1mm,果时均明显增大;花冠蓝紫色,长2-2.2cm,花冠筒基部前方浅囊状膝曲,下唇中裂圆状卵形;雄蕊4,二强;花盘前方隆起;子房4裂,裂片等大。小坚果椭圆形,具瘤,腹髯近基部具果脐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或草甸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青海。

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白杨素(chrysin),白杨素-7-O-β-D-葡萄糖醛酸甙(chrysin-7-O-β-D-glucuronide)。

性味味微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肝炎;肝硬化腹水;阑尾炎;乳腺炎;蛇虫咬伤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山附片

   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,以块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功能主治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逐风寒湿邪。用于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阳萎,宫冷,心腹冷痛,

  • 虎图辣

    药材名称虎图辣拼音Hǔ Tú Là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主根圆柱形,分歧,外表黄褐色。茎直立,有棱,基郭带紫色,

  • 红线麻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线麻药材名称红线麻拼音Hónɡ Xiàn Má别名山苎麻、红头麻、蝎子草、苛麻、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 macrostachya

  • 藏荆芥

   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peta angustifolia C.Y.Wu原形态藏荆芥,多年生草本,高约60cm。

  • 大蛇药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蛇药药材名称大蛇药拼音Dà Shé Yào别名阿婆伞、火蕾木、凉伞木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。出处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五加种植物幌伞枫的根

  • 冬葵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(《金匮要略》),葵菜子(《妇人良方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。原形态冬葵(《本经》),又名:葵(《诗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米、麦、黍、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。化学成分因原料、酿造、加工、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,酒的名色极多,其成分亦差异甚大。在制法上,酒可分为蒸馏酒(

  • 松针

   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、黑松、油松、红松、华山松、云南松、思茅松、马尾松等的针叶。性味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祛风活血,明目,安神,解毒,止痒。用于流行性感冒

  • 太阳针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太阳针药材名称太阳针拼音Tài Yánɡ Zhēn来源珠藓科平珠藓属植物平珠藓Plagiopus oederi (Gunn.)Limpr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

  • 铁扇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扇子药材名称铁扇子拼音Tiě Shàn Zi别名铁丝七、铁线草、铜丝草、乌脚笔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 L.,以全草入药。全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