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吴萸果

山吴萸果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吴萸果

药材名称山吴萸果

拼音Shān Wú Yú Guǒ

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山吴萸果实

原形态形态详"五除叶"条。

性味苦辛,温。

功能主治温中散寒,祛风止痛,舒肝理气。治腹泻,肝胃气痛,胃腹冷痛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山吴萸果

药材名称山吴萸果

拼音Shān Wú Yú Guǒ

英文名Leaf of Trichotomous Evodia

别名五除叶山吴萸

出处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Evodia trichotoma (Lour.)Pier.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vodia trichotoma (Lour.)Pier.[Tetradium trichotoma Lour.]

采收和储藏:7-8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
原形态山吴萸小乔木,高6m或更高。树皮灰色或灰褐色,全株有香气。枝褐色,有白色斑点状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;小叶柄长4-8mm,中央一片柄长约1.5cm;小叶片薄纸质或纸质,腺点多而清晰,5-11;狭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7-15cm,宽2.5-6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偏斜,全缘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,长达25cm,宽达30cm;苞片对生,生于花序轴基部呈小叶片状;花轴及花梗均被短柔毛;萼片4,广卵形,长约1mm;花瓣4,白色,长圆形,长3-4mm,宽1.5mm;雄花的雄蕊长5-6mm,花丝见全被毛,花药广椭圆形,长1.5-2mm,退化雌蕊圆锥状,几与花瓣等长,4裂,裂片基部略被毛;雌花的退化雄蕊鳞片状,长不及1mm,子房圆球形,无毛,花柱较子房短,柱头头状。成熟的心皮4数,也有2-3数,红褐色,有皱纹,具黑褐色的腺点甚多。种子近球形,直径5-6mm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喜生溪涧两岸湿润的丛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苦;辛;温

归经肝;脾经

功能主治理气止痛;祛风散寒。主腹泻;胃腹冷痛;肝胃气痛;感冒;咳嗽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莲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莲花药材名称金莲花拼音Jīn Lián Huā别名金梅草、金疙瘩来源毛茛科金莲花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和短瓣金莲花T. ledebo

  • 海桐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桐皮药材名称海桐皮拼音Hǎi Tónɡ Pí别名刺桐、山芙蓉、空桐树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.的树皮或根皮。四季可采,晒干。性

  • 女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女萎药材名称女萎拼音Nǚ Wěi别名小木通[云南]、白木通[湖南]、粗糠藤、万年藤、穿山藤、小叶鸭脚力刚、钥匙藤来源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

  • 楠木

    药材名称楠木拼音Nán Mù别名楠材(《别录》)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的木材及枝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楠木,又名:楠树(任防《述异记》),雅楠、桢楠。常绿乔木,高达30米

  • 狐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狐胆药材名称狐胆拼音Hú Dǎn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胆。将狐杀死后,剖腹,取出胆囊,阴干。性味《陆川本草》:"甘苦,寒。"功能主治治癫痫,心

  • 鸡公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鸡公柴药材名称鸡公柴拼音Jī Gōnɡ Chái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饭汤子的根。原形态饭汤子,又名:霜降子、虎柴子、刚毛荚迷。落叶灌木,高至4米。叶对生,卵形

  • 小果倒地铃

   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、金丝苦楝、三角泡、三角藤、包袱草、倒地铃(《广西中草药》),粽仔草、尪子目珠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常用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藜药材名称藜拼音Lí别名莱(《诗经》),厘、蔓华(《尔雅》),蒙华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鹤顶草(《土宿本草》),红落藜、舜芒谷(《救荒本草》),红心灰藋(《庚辛玉册》),落藜、

  • 豆蔻壳

    药材名称豆蔻壳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。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

  • 绿萼水珠草

    药材名称绿萼水珠草拼音Lǜ è Shuǐ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绿萼水珠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rcaea quadrisulcata (Maxim.)Franch.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