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扁藤

扁藤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扁藤

药材名称扁藤

拼音Biǎn Ténɡ

别名腰带藤、羊带风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扁骨风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
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葡萄科植物扁担藤藤茎。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木质大藤本,坚硬。茎扁平,扁担状,有节,宽可达5~10厘米;卷须长而缠绕状,与叶对生。叶互生,具长柄,为掌状5小叶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,长9~15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突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浅波状,两面绿色无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;花淡绿色;花瓣宽卵状三角形,早落;雄蕊比子房短;子房宽圆锥形,柱头4裂,辐射状。浆果肉质,卵圆形如雀卵大,熟时黄色。花期春季。

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密林下,缠绕它树上。分布我国南部各地。

性味①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微涩,温。"

②《广西中草药》:"酸涩,平。"

功能主治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燥湿。治风湿性腰腿痛,半身不遂,肌肉风湿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浸酒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扁藤

药材名称扁藤

拼音Biǎn Ténɡ

英文名Stem and root of Flatstem Rockvine

别名腰带藤、羊带风、扁骨风、铁带藤、大芦藤、过江扁龙、脚白藤、大血藤岩五加

出处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根或藤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trastigma planicaule (Hook.f.)Gagnep.[Vitis planicaule Hook.f.]

采收和储藏:藤茎及根于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扁担藤攀援木质大藤本,长约10m多。全株无毛。茎深褐色,阔而扁,基部宽达40cm,分枝圆柱形,常有肿大的节,有条纹;卷须粗壮,不分枝。掌状复叶互生;总叶柄粗壮,长5-14cm,基部常扁而宽;小叶5,革质,小叶柄长1-3cm,中间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,长8-13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钝或楔形,边缘有浅钝齿;侧生小叶较狭窄或稍短。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;总花梗长4-6cm,近基部具苞片;花萼杯状,先端截平,有乳凸状小点;花瓣4,绿白色,卵状三角形,先端兜状,长2.5-3mm;花盘在雄花中明显,浅4裂,在雌花中不明显,雄蕊较子房短;子房宽圆锥形,无毛,柱头4浅裂。浆果较大,近球形,肉质,直径约2cm,具2颗种子。种子倒卵状椭圆形,两面均有平行的小槽2条,并具横皱纹。花期4-6月,果期6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400m的中山地区森林中,常攀附于乔木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湿润的气候。在雨量充沛,云雾多,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,植株生长健壮。如烈日直射,植株生长缓慢,生长发育受影响。宜在含腐殖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上中栽培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。种子繁殖: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搓去果皮,阴干。宜随采随播,选具有一定荫蔽的湿润环境育苗。撒播于苗床上,用细上盖过种子为度,盖草,浇水保湿。当幼苗高达30cm时,按行株距200cm×200cm开穴,每穴种1株。扦插繁殖:于春暖时进行,选择二年生枝条,截成长15-20cm,斜插土中。

田间管理 扁藤幼苗生长缓慢,每月需追腐熟人粪尿1次,每年中耕除草3-4次,早春和秋后各追堆肥或厩肥1次。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荫蔽。

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,幼苗具1-2片真叶时易发生,雨季注意疏沟排水,拔除病株,于病穴处撒放生石灰消毒,并在苗床表面撒一层干草木灰

性味辛;酸;平

归经心;肝经

功能主治祛风化湿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腰肌劳损;中风偏瘫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柏

    药材名称香柏拼音Xiānɡ Bǎi来源药材基源:为松科植物雪松的叶、木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drus deodara(Roxb.)G.Don[Pinusdeodara Roxb.]采收和储藏:叶

  • 小金牛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金牛草药材名称小金牛草拼音Xiǎo Jīn Niú Cǎo别名细金牛草、小金不换、七寸金、紫背金牛、紫花地丁[广东]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花远志Polygala arv

  • 鳡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鳡鱼药材名称鳡鱼拼音Gǎn Yú别名黄颊(《山海经》),生母鱼(《岭表录异》),鳏鱼(《太平御览》),黄颊鱼(《纲目》),竹鱼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竿鱼(《鱼类分类学》),

  • 鸭脚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(《陆川本草》),鸭脚皮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。原

  • 蒲种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蒲种壳药材名称蒲种壳拼音Pú Zhǒnɡ Ké别名地蒲壳、扁蒲壳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。出处《药材资料汇编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。立秋至白露间,采取老热

  • 炮掌果

    药材名称炮掌果拼音Pào Zhǎnɡ Guǒ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。夏、秋采集。晒干或鲜用。性味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祛风解痉,解毒。复方①治小儿脐风:炮掌果五至八

  • 红椋子

    药材名称红椋子拼音Hónɡ Li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ida macrophylla (Wall.) Sojk [Cor- nus macrop

  • 垂果大蒜芥

   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《晶珠本草》记载: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。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。《形态比喻》记载: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、田边地头。叶像萝

  • 阴蚼

    药材名称阴蚼拼音Yīn Qú出处《医林纂要》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。原形态体略呈扁圆形,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,甲长约16厘米,宽约12厘米。头大,不能缩入甲内;头部覆有整块的角质鳞

  • 山珊瑚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珊瑚药材名称山珊瑚来源兰科山珊瑚Galeola septentrionalis Reichb. f.,以全草、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。功能主治类似天麻,效力较次。治淋病:果实加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