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斑茅花

斑茅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斑茅花

药材名称斑茅花

拼音Bān Máo Huā

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

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花穗。夏、秋季采收。

功能主治止血。治咯血,呕血,衄血,创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2两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斑茅花

药材名称斑茅花

拼音Bān Máo Huā

英文名flower of Reedlike sweetcane

出处出自《江西〈草药手册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。

原形态斑茅,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大,可达2-4m,秆直径可达2cm。花序以下无毛。叶片条状披针形,长60-150cm,宽2-2.5cm,先端叶片不显着退化。圆锥花序长30-60cm,宽4-13cm,主轴无毛;无柄小穗披针形,长3.5-4mm,基盘有远较小穗为短的柔毛;两颖等长,第1颖先端渐尖,有2脊,脊缘有长柔毛,第2颖舟形,顶端渐尖,上部边缘有小纤毛,背部无毛,或有长柔毛;第1外稃和第2外稃顶端尖或有小尖头,第2内稃长圆形,长约为外稃之半;雄蕊3,花药长约1.8mm;花柱长而羽毛状。颖果离生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西南及陕西等地。

功能主治止血。主咯血;呕血;衄血;创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江西草药手册》:夏、秋季采收。治咯血、呕血、衄血、创伤出血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葡萄茎

   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别名扁担藤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is romanetii Roman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割取茎

  • 枳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枳茹药材名称枳茹拼音Zhǐ Rú别名枳木皮屑(《本草图经》)。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枸橘"条。功能主治陶弘景:&

  • 黄寿丹

    药材名称黄寿丹拼音Huánɡ Shòu Dān别名老来青、还少丹、野瓮菜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茉莉科植物黄细心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rhavia diffusa L.[B.repensL.]采收

  • 凤尾猪鬃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凤尾猪鬃草药材名称凤尾猪鬃草拼音Fènɡ Wěi Zhū Zōnɡ Cǎo别名旱明琼、云南虎尾蕨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。秋季采收,晾干切段

  • 黄花夹竹桃叶

    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叶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Yè出处《广西药植图志》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的叶片。全年可采,晒干,或鲜用

  • 白鹅膏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(《千金·食治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鹅肉"条

  • 猪脬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脬药材名称猪脬拼音Zhū Pāo别名猪尿胞(《急救方》),猪胞(《圣济总录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膀胱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猪肉"条。性味甘咸,平。①《

  • 小叶双眼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叶双眼龙药材名称小叶双眼龙拼音Xiǎo Yè Shuānɡ Yǎn Lónɡ别名毛果巴豆、桃叶双眼龙、细叶双眼龙、巡山虎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Croton lachnoc

  • 地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、地瓜(《救荒本草》),地笋子、地蚕子(《草木便方》),地藕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三七、野三七、旱藕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《

  • 唐古特青兰苗

    药材名称唐古特青兰苗拼音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Miáo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.采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