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木半夏根

木半夏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半夏根

药材名称木半夏根

拼音Mù Bàn Xià Gēn

别名牛奶子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胡颓子科植物半夏根皮。9~10月采挖,晒干。

性味①《本草拾遗》:"平,无毒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微温,味淡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本草拾遗》:"根皮煎汤洗恶疮疥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活血,行气,补虚损。治跌打损伤及痔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8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汤洗。

备注本品在四川地区与胡颓子根同等使用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木半夏根

药材名称木半夏根

拼音Mù Bàn Xià Gēn

英文名Root of Cherry Elaeagnus

别名牛奶子根。

出处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.的根或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半夏落叶灌木,高达3m。通常无刺,稀老枝上具刺;幼枝常具深褐色鳞片,老枝鳞片脱落,黑褐色,有光泽。单叶互生,叶柄锈色,长4-6mm;叶膜质或纸质,椭圆形或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3-7cm,宽1.2-4cm,全缘,先端钝尖或锐尖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上面幼时具星状毛和银色鳞片,后渐脱落,下面灰白色,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,花白色,常单生于新枝基部的叶腋;花被筒管状,长5-6.5mm,上部4裂,裂片宽卵形,内侧疏生柔毛;雄蕊4,着生于花被筒喉部稍下面,花丝极短,花药细小;花柱直立,无毛,稍伸出花被筒喉部,长不超过雄蕊。果实椭圆形,长12-14mm,密被锈色鳞片,成熟时红色;果梗在花后伸长,长1.5-4cm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、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味涩;微甘;性平

归经肝;脾经

功能主治行气活血;止泻;敛疮。主跌打损伤;虚弱劳损;泻痢;肝炎;恶疮疥癞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9-24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拾遗》:根皮煎汤洗恶疮疥。
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活血,行气,补虚损。治跌打损伤及痔疮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花鸢尾根

   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别名六棱麻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speculatrix Hance采收和储藏:秋

  • 女金丹

    药材名称女金丹拼音Nǚ Jīn Dān别名三父子、三兄弟、三姐妹、九月豆、三叶青、山乌豆、牛贴额、金飘带、玉扣带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 Miq.,以根、叶入

  • 马先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马先蒿药材名称马先蒿拼音Mǎ Xiān Hāo别名广布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华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 var. sinensis (Maxim.

  • 丛枝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丛枝蓼药材名称丛枝蓼拼音Cónɡ Zhī Liǎo别名水红辣蓼、辣蓼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出处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。原形态丛枝

  • 撒发

    药材名称撒发拼音Sā Fā别名保山附片、小黑牛、草乌、水乌头、山乌头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nagarum Stapf[A.bullatifol

  • 黄杨木叶

   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(《丹溪心法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。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、黄杨醇碱E、环朝鲜黄

  • 虫蚁菜

    药材名称虫蚁菜拼音Chónɡ Yǐ Cài别名张麻、止血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

  • 八哥

   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(《淮南万毕术》),鸲鹆(《唐本草》),花鹆(《荆楚岁时记》),哵哵鸟(《广韵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。原形态八哥(《纲目》) 体长约25厘米。嘴形

  • 地丁

    药材名称地丁拼音Dì Dīnɡ别名箭头草(《普济方》),羊角子(《乾坤生意秘韫》),独行虎(《纲目》),地丁草(《本草再新》),如意草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出处《本经逢原》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

  • 水杨梅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。夏、秋采挖多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