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杉叶藻

杉叶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杉叶藻

药材名称杉叶藻

拼音Shān Yè Zǎo

别名秦扯[藏名]

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.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,西南及西藏。

性味微甘、苦,凉。

功能主治镇咳,舒肝,凉血止血,养阴生津,透骨蒸。主治高热烦渴,结核咳嗽,痨热骨蒸,两胁疼痛,肠胃炎等。茎、叶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配方用,2~4钱。茎、叶外用研末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杉叶藻

药材名称杉叶藻

拼音Shān Yè Zǎo

别名当布噶日(藏名)

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来源为杉叶藻科植物杉叶藻全草。6~9月采收。

原形态水生草本,高10~60厘米,具根状茎,植株上部常露出水面。茎直立,不分枝。叶轮生,4~12片1轮,条形,不分裂,长1~1.8厘米,宽0.2厘米,略弯曲或伸直,生于水中的较长而脆。花小,通常两性,较少单性,无花梗,单生于叶腋;无花被;雄蕊1,生于子房上,略偏一侧:子房下位,椭圆状。核果椭圆形。

生境分部生于浅水或河旁水草地上。分布东北、两北、华北北部和西南。

性味苦,微甘,凉。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凉,苦。"
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微甘,凉。"

归经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肝、肾、胃三经。"

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生津养液。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镇咳,舒肝,清血热,透骨蒸。治肺结核咳嗽,两胁疼痛,痨热骨蒸。"
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凉血止血,养阴生津,治高热烦渴,肠胃发炎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4钱。外用:研末撒。

复方治外伤出血:杉叶藻茎叶,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海防风

    药材名称青海防风拼音Qīnɡ Hǎi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um carui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根部,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,

  • 豹药藤

    药材名称豹药藤拼音Bào Yào Ténɡ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别名四川白前、西川鹅绒藤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萝藦科植物豹药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梗花雀梅藤

   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、皱锦藤、柄花雀梅藤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

  • 茱卷皮

    药材名称茱卷皮拼音Zhū Juǎn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4月中、下旬剥取树干皮,

  • 豺皮樟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豺皮樟药材名称豺皮樟拼音Chái Pí Zhānɡ别名大灰木、百叶仔、白柴、香叶子来源樟科黄肉楠属(六驳属)植物豺皮黄肉楠Actinodaphne chinen

  • 飞龙掌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飞龙掌血药材名称飞龙掌血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别名见血飞、大救驾、三百棒、下山虎、簕钩、黄大金根来源为芸香科飞龙掌血属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

  • 无风自动草

    药材名称无风自动草拼音Wú Fēnɡ Zì Dònɡ Cǎo别名刷把草、怀胎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Epilobium himalayense Hauss

  • 青鳞鱼

    药材名称青鳞鱼拼音Qīnɡ Lín Yú英文名Harengula;Pilchard别名青皮、柳叶鱼、青鳞、青皮子、柳叶青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。拉丁

  • 地肤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肤苗药材名称地肤苗拼音Dì Fū Miá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。性味苦,寒。①《本草图经》:"叶:苦,寒,无毒。"②《救荒本

  • 小雪人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雪人参药材名称小雪人参拼音Xiǎo Xuě Rén Shēn别名白土子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山豆花,又名:白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