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林檎根

林檎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林檎根

药材名称林檎根

拼音Lín Qín Gēn

出处食疗本草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

功能主治食疗本草》:"治白虫,蛔虫,消渴,好睡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两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林檎根

药材名称林檎根

拼音Lín Qín Gēn

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

出处出自《食疗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花红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us asiatica Nakai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花红 小乔木,高4-6cm。小枝粗壮,幼时密生柔毛,老时暗紫褐色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5cm,有短柔毛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1cm,宽4-5.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细锐锯齿,上面有短柔毛,逐渐脱落,下面密被短柔毛。花两性;伞房花序,具花4-7朵,集生于小枝顶端;花梗长1.5-2cm,密被柔毛;花直径3-4cm;萼筒钟状,外面密被柔毛;萼片5,三角披针形,长4-5mm,先端渐尖,全缘,内外两面密被柔毛,萼片比萼筒稍长;花瓣5,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,长8-13mm,宽4-7mm,基部有短爪,淡粉红色,雄蕊17-20,花丝长短不等,比花瓣短;花柱4(5),基部具长颈毛,比雄蕊稍长。梨果卵形或近球形,直径4-5cm,黄色或红色,宿存萼肥厚隆起。花期4-5月。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-2800m的山坡阳处、平原砂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南及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性味苦;平

归经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杀虫,止渴。主蛔虫病;绦虫病;消渴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各家论述食疗本草》:治白虫,蛔虫,消渴,好睡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山附片

   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,以块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功能主治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逐风寒湿邪。用于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阳萎,宫冷,心腹冷痛,

  • 波缘楤木

    药材名称波缘楤木拼音Bō Yuán Sǒnɡ Mù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, Undulate Aralia别名红刺脑包、顶天刺、龙牙楤木、三百棒、紫红伞出处始载于

  • 越橘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越橘叶药材名称越橘叶拼音Yuè Jú Yè别名熊果叶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国药的药理学》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叶。6月间开花时采叶,晒干,贮干燥

  • 铁鞭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鞭草药材名称铁鞭草拼音Tiě Biān Cǎo别名米汤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石告杯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。6~10月采。原形态

  • 紫硇砂

    药材名称紫硇砂拼音Zǐ Náo Shā别名碱硇砂、藏脑、脑砂、红盐、红硇砂、藏硇砂、咸硇砂、藏红盐来源药材基源:为卤化物类矿物紫色石盐晶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lite Violaceous原形态

  • 山芝麻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芝麻药材名称山芝麻拼音Shān Zhī Mɑ别名大山麻、石秤砣、山油麻、坡油麻来源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Helictercs angustifolia L.,以根或全株入药。

  • 麦瓶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麦瓶草药材名称麦瓶草拼音Mài Pínɡ Cǎo别名面条菜、米瓦罐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.的全草。春夏采,洗净晒干。性味

  • 草石蚕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草石蚕药材名称草石蚕拼音Cǎo Shí Cán别名石蚕(《本草图经》),石奇蛇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石祁蛇(《岭南采药录》),白伸筋、石伸筋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白

  • 山蛩虫

    药材名称山蛩虫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别名百脚陆,千脚虫;篦子虫、锅耳朵、大草鞋虫、百节虫、闷棒虫、空筒筒虫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pirobolus

  • 皱叶羊蹄

    药材名称皱叶羊蹄拼音Zhòu Yè Yánɡ Tí别名野菠菜,癣药草。土大黄、牛舌菜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广西中草药》来源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。原形态一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