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橘红珠

橘红珠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橘红珠

药材名称橘红珠

拼音Jú Hónɡ Zhū

别名橘珠、橘胎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中药志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未成熟幼小果实。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,晒干即成。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化橘红"条。

性状干燥幼果近球形,径4~5厘米。表面黄绿色,密被灰绿色短绒毛,先端有花柱脱落的痕迹,基部有呈圆形果柄的疤痕。质坚硬,不易切开,断面平整,淡红棕色。气香,味苦而涩。

性味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酸苦,性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《广西中药志》:"止渴,助消化,除胸中气滞。治食积,症瘕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橘红珠

药材名称橘红珠

拼音Jú Hónɡ Zhū

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Pummelo

别名橘珠、橘胎。

出处出自《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us grandis (L.)Osbeck var.tomentosa Hort.的幼小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itus grandis (L.)Osbeck var.tomentosa Hort.2.Citrus grandis (L.)Osbecd

采收和储藏:春末夏初采收落下的幼果,晒干。

原形态1.化州柚 常绿乔木,高5-10m。小枝扁,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,有刺或有时无刺。单身复叶,互生;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,长1-4cm,宽0.4-2cm;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,长6.5-16.5cm,宽4.5-8cm,先端钝圆或微凹,基部圆钝,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,叶背主脉有短柔毛,有半透明油腺点。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,腋生,白色;花萼杯状,4-5浅裂;花瓣4-5,长圆形,肥厚;雄蕊25-45,花丝下部连合成4-10组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柱头肩头状。柑果梨形、倒卵形或扁圆形,直径10-15cm,柠檬黄色。果枝、果柄及未成熟果实上被短柔毛。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,白色或带黄色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10-11月。

2.柚 常绿乔木,高5-10m。小枝扁,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,有刺或有时无刺。单身复叶,互生;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,长l-4cm,宽0.4-2cm;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,长6.5-16.5cm,宽4.5-8cm,先端钝圆或微凹,基部圆钝,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,有疏柔毛或无毛,有半透明油腺点。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,腋生,白色;花萼杯状,4-5浅裂;花瓣4-5,长圆形,肥厚;雄蕊25-45,花丝下部连合成4-10组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柱头扁头状。柑果梨形、倒卵形或扁圆形,直径10-15cm,柠檬黄色。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,白色或带黄色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9-11月。

1.栽培于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、徐闻,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。

2.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。

资源分布:1.栽培于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、徐闻,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。

2.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幼果近珠形,直径4-5cm。表面黄绿色,密被灰绿色短绒毛,先端有花柱脱落痕,基部有圆形果柄痕。质坚硬,不易切开,断面淡红棕色。气香,味苦、涩。

性味味酸;苦;温

归经肝;脾;胃经

功能主治行气导滞。主饮食积滞;症瘕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各家论述《广西中药志》:止渴,助消化,除胸中气滞。治食积,症瘕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翠雀花

    药材名称翠雀花拼音Cuì Què Huā别名小草乌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猫眼花(《中药通报》(3)6:251,1957),鸡爪连(《吉林中草药》),百部草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

  • 圆果罗伞

    药材名称圆果罗伞拼音Yuán Guǒ Luó Sǎn别名拟罗伞树、开展紫金牛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圆果罗伞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disia depressa C

  • 和筋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和筋草药材名称和筋草拼音Hé Jīn Cǎo别名大鸡肠草、鹅儿肠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长1~1.5米。茎细长,蔓性,多分枝,密

  • 小乌泡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乌泡根药材名称小乌泡根拼音Xiǎo Wū Pào Gēn别名马泡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重庆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乌藨子的根。9~10月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晒于。原形态

  • 马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肉药材名称马肉拼音Mǎ Ròu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。原形态马(《诗经》)体长约1.5~2.5米,高约1~1.5米。毛色随种类而不同。头、面狭长,耳直立能动.前额

  • 大铁扫把

    药材名称大铁扫把别名铁马豆、白豆、蒙自木兰来源豆科大铁扫把Indigofera mengtzeanansis Craib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消炎镇痛,舒筋活络。主治消炎,脉管

  • 茶子心

   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油茶(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),又名:楂(《农政全书》),梣树

  • 柴厚朴

    药材名称柴厚朴拼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.采收和储藏:夏季剥取树皮,晾干或炕干

  • 木蜡树根

    药材名称木蜡树根拼音Mù Là Shù Gēn别名野漆树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Toxicodendronsylvestris(Sieb.etZucc.)O.Kuntze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

  • 蛤蜊肉

    药材名称蛤蜊肉拼音Gé Lí Ròu别名海蛤肉、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 meretrix (L.)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沿海各处。化学成分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