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毛山荆子

毛山荆子

药材名称毛山荆子

拼音Máo Shān Jīnɡ Zǐ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毛山荆子的果实、叶、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us manshurica(Maxim.)Kom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毛山荆子,乔木,高达15m。小枝嫩时密被短柔毛,老时逐渐脱落,紫褐色或暗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4cm,具疏短柔毛;托叶线状披针形,边缘具疏腺齿,早落;叶片卵形、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5-8cm,宽3-4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基部锯齿浅钝近于全缘。花两性;伞形花序,具花3-6朵,无总梗,集生在小枝顶端;花梗长3-5cm,有疏生短柔毛;花白色,直径3-3.5cm;萼筒外面有疏生短柔毛;萼裂片5,披针形,内面被绒毛;花瓣5,长卵形,长1.5-2cm,基部有短爪;雄蕊30;花柱4,稀5,基部具绒毛崭新雄蕊稍长。梨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直径8-12mm,红色,萼片脱落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参拔100-2100m的山坡杂木林中,山顶及山沟也有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功能主治和胃止吐;止泻。主呕吐;泄泻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尖菜

    药材名称山尖菜拼音Shān Jiān Cài英文名all-grass of Hastate Cacalia出处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山尖子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c

  • 凤尾猪鬃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凤尾猪鬃草药材名称凤尾猪鬃草拼音Fènɡ Wěi Zhū Zōnɡ Cǎo别名旱明琼、云南虎尾蕨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。秋季采收,晾干切段

  • 苦石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石莲药材名称苦石莲拼音Kǔ Shí Lián别名石莲子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老鸦枕头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土石莲子、青蛇子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猫儿核(《广西中药

  • 长距鸟足兰

    药材名称长距鸟足兰拼音Chánɡ Jù Niǎo Zú Lán别名对对参来源兰科长距鸟足兰Satyrium nepalensis D. Don,以块茎入药。生境

  • 空心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空心花药材名称空心花拼音Kōnɡ Xīn Huā别名嫩肉木、丁药、鲫鱼胆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出处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鲫鱼胆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灌木,高1

  • 蒲葵子

    药材名称蒲葵子拼音Pú Kuí Zǐ别名葵树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vistona chinensis(Jacq.)R.Br.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除去杂质,晒

  • 一皮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一皮草药材名称一皮草拼音Yì Pí Cǎo出处《峨嵋药植》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的全草。5~8月连根拔起全草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不及40厘米。根状茎粗

  • 海红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红豆药材名称海红豆拼音Hǎi Hónɡ Dòu出处《海药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海红豆的种子。采收成熟的果实,剥取种子,晒干。原形态海红豆,又名:孔雀豆、红豆、相思树

  • 刺天茄

   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、苦天茄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约1米。茎直立

  • 白石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石脂药材名称白石脂拼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(Kaolin),与赤石脂类同,惟色白或带淡红、淡黄色。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。一般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