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毛节兔唇花

毛节兔唇花

药材名称毛节兔唇花

拼音Máo Jié Tù Chún Huā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ochilus lanatonodus C.Y.Wu et Hsuan

采收和储藏:6-8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
原形态毛节兔唇花,多年生草本或矮小半灌木,高15-25cm。根本质,粗厚,垂直。茎多分枝,木质,四棱形,被小刚毛,节上多少膨大,被绒毛,下部的节上被绵毛,为宿存的叶鞘所包被。叶革质,楔状菱形,长10-16mm,宽7-14mm,先端3浅裂,五角星片再3-5浅裂,小裂片及裂片先端具刺状芒尖,基部楔形,上面被极疏的小刚毛,下面被短柔毛,或两面均无毛。轮伞花序具2花;苞片针状;花萼管状状钟形,长约18mm,萼齿与萼筒等长,狭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具短刺尖,硬革质;花冠淡红色,长允3cm,外被短柔毛,内面在基部有短柔毛毛环,上唇直立,外被白色长柔毛,先端2圆裂,下唇3深裂,中裂片倒心形,先端深凹,侧裂近相等,2浅裂;子房有突起。小坚果倒扁圆锥形,长约4mm,宽约2mm,黑褐色被尖状毛被,先端截形。花期6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20-2400m的干旱山地及石质茺漠草原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北部。

性味味甘;性凉

功能主治化瘀止痛;生肌止血。主冠心病;心绞痛;溃疡病;多种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退血草

   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、背花草、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.-Mazz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贵州。性味酸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拔毒,利湿。主治火

  • 千屈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千屈菜药材名称千屈菜拼音Qiān Qū Cài别名对叶莲(《贵州民间药物,),对牙草,铁菱角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马鞭草、败毒草。出处《救荒本草》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

  • 咳嗽草

    药材名称咳嗽草拼音Ké Sou Cǎo英文名Herb of Dwarf Denseflower Elsholtzia别名土香薷、野香薷、野紫苏出处出自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密花香

  • 八楞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八楞木药材名称八楞木拼音Bā Lénɡ Mù别名八棱麻(《药材学》),青竹标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八面风、三棱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饮片新参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

  • 西南山茶

    药材名称西南山茶别名茶花来源山茶科西南山茶Camellia pitardii Coh. Stuart,以花、叶、根,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消炎,止痢,调经。主治痢疾

  • 水晶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晶鱼药材名称水晶鱼拼音Shuǐ Jīnɡ Yú别名鳡鱼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出处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来源为银鱼科动物太湖短吻银鱼的全体。原形态体细长,略呈圆筒形,后段较侧扁

  • 海蛤壳

    药材名称海蛤壳拼音Hǎi Há Ké别名海蛤(《本经》),蛤壳(《本草原始》)。出处《饮片新参》来源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。4~10月间捕捉。获得后去肉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偏叶白齿藓

   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ucndon secundus(Harv.)Mitt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吹火筒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吹火筒药材名称吹火筒拼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、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acuminata Franch

  • 檀香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檀香"条。功能主治《纲目拾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