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海牛

海牛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牛

药材名称海牛

拼音Hǎi Niú

出处《本草原始》

来源为海牛科动物海牛全体

原形态体呈长椭圆形,长约4~12厘米。腹面平;背面呈块状,前方狭,至后方渐大。外套膜覆盖头部。头部前端腹面有口,其背面有肉质触角1对;眼位于触角的后方,陷入皮内。体背面正中线上的后部,有肛门的开口,其周围有环生的二次性鳃。

生活海滨岩礁间,常吸附于石面,性迟钝,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体,使海水混浊以为掩护。肉食性,以腔肠类及海绵类动物为食。

性味《本草原始》:"味咸,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①《本草原始》:"补肾兴阳。"

②《纲目拾遗》:"益肾固精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海牛

药材名称海牛

拼音Hǎi Niú

英文名Manatee, Sea-Cow

出处出自《本草原始》:海牛,生东海,海赢之属。头有角似牛,故名曰海牛。角硬尖锐有纹,身有龟背纹,苍色,腹黄白色,有着顶花点,尾象鱼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牛科动物石磺海牛的全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moiodoris japonica Bergh

采收和储藏:退潮后于岩石上采取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石磺海牛,体长椭圆形,很柔软,一般长30-70mm,宽12-42mm。外套膜覆盖头部,头部前端腹面有口,位于一吻状突起上,凹陷于皮内。触角能缩入其基部的袋状突起中。近后端中线上有一肛门,其周围有6个分歧成羽状此鳃围绕着,皮鳃也能缩入体内,鳃腔缘被多数小突起包围。背面黄褐色、苍黄色或苍绿色,具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,以中央尤多,并散布多数暗黑色小斑。前端暗黑色,触手、鳃与背面颜色大致相同。腹面扁平淡,腹足橙黄色,很宽大,前端常有叶片与口相隔,后端常突出于外套后方,呈尾关于本腔内部有2列鳞板,输精管有巨大的摄护腺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活于潮间带砾或岩礁间,在海藻丛生入尤多。常吸附于石面上,退潮后往往附着不动。以腔肠及海绵类动物为食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北部沿海均有分布。

性味味咸;性温

归经肾经

功能主治益肾助阳。主肾虚阳痿;早泄;遗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原始》:补肾兴阳。

2.《纲目拾遗》:益肾固精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单条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单条草药材名称单条草拼音Dān Tiáo Cǎo别名星宿菜(《救荒本草》),灵疾草(《陕西植药调查》),小硼砂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。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泽珍

  • 仔榄树

   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、洪达木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unteria zeylanica (Retz.)Ga

  • 狗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狗心药材名称狗心拼音Gǒu Xīn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。化学成分除去心室、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,狗心含水分75.4~78.0%,固形物22.0~24.6%,其中,主要是蛋白质

  • 冰草根

    药材名称冰草根拼音Bīnɡ Cǎo Gēn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。秋季采挖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赖草,又名:厚穗碱草、厚穗冰草、滨草、老披碱。多年生草本,高40~90厘米。具

  • 对节叶根

    药材名称对节叶根拼音Duì Jié Yè Gēn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。性味辛咸,寒。功能主治活血止痛。治劳伤疼痛:对节叶根一两,刺五加五钱。泡酒服。

  • 萝卜防己

    药材名称萝卜防己别名土木香[云南思茅]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思茅马兜铃Aristolochia szemaoense C. Y. Wu, mss.,以根入药。秋冬采,洗净切片晒干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

  • 红花木莲

    药材名称红花木莲拼音Hónɡ Huā Mù Lián别名木莲花、细花木莲、厚朴、土厚朴、小叶子厚朴出处始载于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兰科植物红花木莲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ngli

  • 水麻根

    药材名称水麻根拼音Shuǐ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[Boehmeria penduliflora Wedd[B.macrophylaD.Don]采收和

  • 羊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羊脂药材名称羊脂拼音Yánɡ Zhī别名绵羊脂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.,以绵羊腹内脂肪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可做软膏基础原料。备注羊毛脂:为

  • 柘树果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柘树果实药材名称柘树果实拼音Zhè Shù Guǒ Shí别名佳子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桑科植物柘树的果实,9~10月采。原形态详&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