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滇白芷果

滇白芷果

药材名称滇白芷果

拼音Diān Bái Zhǐ Guǒ

英文名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.

别名蛇床子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糙叶独活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acleum scabridumFranch.

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成熟的果实,摘下果序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全株被粗糙的细刺毛。根纺锤形,有香气,下部分枝。茎圆柱形,中空,具纵沟纹,被白色刺毛,上部分枝。茎下部叶轮廓卵形至三角形,二回羽状深裂,长5-20cm,宽5-7cm,裂片宽卵形至条椭圆形,长2.5-5cm,宽1.5-2cm,边缘具不等的齿牙,表面绿色,粗糙而细皱背面浅绿色,两面均被刺毛,以背面较多;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形状相似,基部有阔叶鞘,密被灰白以刺毛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总伞梗长14-18cm;总苞片缺或1-3,线状披针形,伞辐13-17,有粗毛,小总苞片4-5,线形;小伞形花序有花30余朵;萼齿短,线状三角形;花瓣白色,二型,外转者为辐射瓣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花丝粗而弯曲;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2,较短,叉开。分生果倒卵形或卵形,长7-8mm,宽5-6mm,光滑,每棱槽有油管1,棒形,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/2或超过,合生面有油管2。花期5-6,果期8-9月。

性味味辛;苦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燥湿;止痒。主风疹;湿疹;阴痒带下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青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青杨药材名称小青杨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别名东北杨来源杨柳科小青杨Populus pseudo-simonii Kitag.,以树皮入药。生境分部吉林。性味苦

  • 冠果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冠果草药材名称冠果草拼音Guàn Guǒ Cǎo别名土紫菀、假菱角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。秋季采,晒干,切段。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,簇生水底。叶浮水

  • 甘薯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、红薯、红苕、番薯、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(L.) Lam.,以根、藤入药。生境分部各地栽培。性味甘、涩,微凉

  • 红土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土子药材名称红土子拼音Hónɡ Tǔ Zǐ别名比子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红土子草、红清酒缸、过路清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豆科

  • 空心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空心花药材名称空心花拼音Kōnɡ Xīn Huā别名嫩肉木、丁药、鲫鱼胆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出处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鲫鱼胆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灌木,高1

  • 石蛇

   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: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rpulorbis imbricata(Dnuder)采收和储藏: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,晒干。原

  • 棉子油

    药材名称棉子油拼音Mián Zǐ Yó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。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(41~45%)、棕榈酸(20~25%)、油酸(30~35%

  • 紫柚木

    药材名称紫柚木拼音Zǐ Yóu Mù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柚木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ctona grandis L.f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均可采收,切碎晒干。原形态柚木,落叶大

  • 山棯根

    药材名称山棯根拼音Shān Shěn Gēn别名岗棯根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来源为桃盆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甘,微酸,性子。①广州部队《常用中

  • 黑大艽

   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、黑秦艽、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