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滇西风毛菊

滇西风毛菊

药材名称滇西风毛菊

拼音Diān Xī Fēnɡ Máo Jú

英文名all-grass of Bodinier's Saussurea

别名八面风、天朋草、花戎芦

出处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羽裂风毛菊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 pachyneura Franch. [Saussurea bodinieria Levl.]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,洗净,以纸遮蔽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羽裂风毛菊多年生草本,高5-20cm。根状茎分枝,颈部被褐色的残叶柄。茎直立,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柄长,紫色,被蛛丝状毛;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9-23cm,宽2.5-4cm,羽状深裂,裂片7-9对,稍斜,长圆形或卵形,具不规则粗裂,先端具刺状小尖,上面被褐色腺状短毛,下面密被白色绒毛;茎生叶2-4个较小。头状花序,单生于茎顶,直径2.5-3cm;总苞钟状,长2-2.5cm,总苞片5-6层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先端具小刺尖,常反折,边缘干膜质,浅波状,被疏短柔毛;花紫色,长约2cm。瘦果,长圆形,长4-5mm,具黑色横皱纹;冠毛淡褐色,外层短,糙毛状,内层羽毛状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坡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味苦;性温

功能主治清肿散结;止血。主痈肿疮疖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研末涂青;或鲜品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全草:味苦,性温,有止血功能。用于疮疖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白二丸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、红黑二丸、岩丸子、鸳鸯七、水八角、一口血、一点血、小桃红、山海棠来源

  • 竹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竹鱼药材名称竹鱼拼音Zhú Yú别名足鱼(《医林纂要》),野鲮鱼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边类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。原形态体长,稍侧扁

  • 短毛熊巴掌

    药材名称短毛熊巴掌拼音Duǎn Máo Xiónɡ Bā Zhɑnɡ别名野虎耳草、猪婆耳、豆角消、虎耳、叶红、猫耳朵、熊巴耳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ll

  • 虎尾兰根

    药材名称虎尾兰根拼音Hǔ Wěi Lán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2.Sansevieria

  • 岩败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岩败酱药材名称岩败酱拼音Yán Bài Jiànɡ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Juss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华北。化学成分

  • 千里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千里光药材名称千里光拼音Qiān Lǐ Guānɡ别名千里及、九里明、九领光、一扫光来源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.-Ham.,以全草入

  • 新疆一支蒿

    药材名称新疆一支蒿别名一支蒿[新疆]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岩蒿Artemisia rupestri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全草,晒干。性味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用于胃痛,胃胀,痛经;外用治痔疮出血

  • 水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松药材名称水松拼音Shuǐ Sōnɡ别名水松柏来源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(Lamb.)K. Koch [G. lineatus (Poir.)Dr

  • 北风草

    药材名称北风草拼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、银针七、灯笼草、楼台夏枯草、白风轮菜、白花仔、白菜匙、糖鸡草、野芝麻、猫 耳朵草、节节花、老虎花、白 骨九苏、白花茶匙红、白花塔仔草、金线薄荷

  • 赤瓟根

    药材名称赤瓟根拼音Chì P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原形态攀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