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箐跌打

箐跌打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箐跌打

药材名称箐跌打

别名石头菜

来源菊科箐跌打Gynura cusimbua (D. Don) S. Moore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云南。

性味甘、苦,平。

功能主治接筋续骨,消肿散瘀。主治骨折,跌打扭伤,风湿性关节炎。

用法用量1~2两,泡酒服;外用捣烂包敷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箐跌打

药材名称箐跌打

拼音Qìnɡ Diē Dǎ

英文名Tibet Velvetplant

出处始载于《思茅中草药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石头菜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ynura cusimbua (D. Don) S.Moore [G. angulosa (Wall.) DC.; Cacalia cusimbua D. Don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石头菜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茎直立或半匍匐状,具疏柔毛,不分树或上部有伞房状分枝。茎下部叶披针形,向基部渐狭成柄;茎上部叶长圆形或略倒披针形,长10-21cm,宽4-7.5cm,先端渐尖,基部耳状抱茎,边缘具三角状锯齿,上面近无毛,下面沿叶脉具疏柔毛。头状花序约20个,排成顶生的伞状伞房花序,花梗细长,有条形总苞;总苞筒状,直径6-10mm;总苞片约14枚,长圆状条形,长9-11mm,先端渐尖,外面近无毛,边缘膜质;小花多数,全部管状,长约1.2mm,下部极狭窄,檐部膨大,具5齿,黄色。瘦果长圆状,长约2mm,具5-10棱,棱上具柔毛;冠毛白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间竹林中或河边湿润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及西藏。

性味味甘;苦;性平

功能主治续筋接骨;散瘀消肿。主骨折;跌打损伤;风湿性关节炎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内服:适量,泡酒。

各家论述《思茅中草药》:用于骨折、跌打损伤、风湿性关节炎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药底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。生境分部河北、北京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北、湖南。功能主治化腐生肌。主治皮肤溃烂,压伤

  • 喉痧药

    药材名称喉痧药拼音Hóu Shā Yào英文名Hairy Canton sonerilla别名小金香炉、天青地红、尖尾痧、四大天王、桑勒草、红春根藤、田螺掩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

  • 象牙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象牙参药材名称象牙参拼音Xiànɡ Yá Cān别名土中闻、鸡脚参、鸡脚玉兰来源姜科象牙参Roscoea intermedia Gagnep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毒箭羊角拗

    药材名称毒箭羊角拗别名毒毛旋花子来源夹竹桃科毒箭羊角拗Strophanthus hispidus DC.,以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有栽培。化学成分种子含强心甙,毒毛旋花子甙。功能主治种子:有剧毒。强心

  • 小紫含笑

    药材名称小紫含笑拼音Xiǎo Zǐ Hán Xiào别名青竹兰、黑搜山虎、牌楼七、牌骨七、火烧兰、牛舌片、兰竹参、小乌纱、牌楼笋、羊合七、见血飞、红将军出处小紫含笑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二十八群芳类,

  • 土茯苓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土茯苓药材名称土茯苓拼音Tǔ Fú Línɡ英文名RHIZOMA SMILACIS GLABRAE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.的干燥根茎。夏、秋二季

  • 蛏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蛏壳药材名称蛏壳拼音Chēnɡ Ké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。功能主治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喉风急痹。"②《泉州本草》:"治胃病。

  • 二色补血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二色补血草药材名称二色补血草拼音èr Sè Bǔ Xuè Cǎo别名燎眉蒿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,补血草、扫帚草、匙叶草、血见愁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  • 理肺散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理肺散药材名称理肺散拼音Lǐ Fèi Sàn别名接骨丹、小接骨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切碎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,长可

  • 鲤鱼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(《食疗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。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.44毫克%,一般春夏较秋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