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红胡豆七

红胡豆七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胡豆七

药材名称红胡豆七

别名打不死、红三七石风丹

来源景天景天属植物齿叶景天Sedum odontophyllum Ford.,以全草入药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
性味酸,凉。

功能主治止血,消肿,止痛。用于咳嗽吐血,腰痛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红胡豆七

药材名称红胡豆七

拼音Hónɡ Hú Dòu Qī

别名打不死、大打不死、大红袍、天黄七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景天科植物齿叶景天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dum odontophyllum Frod.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齿叶景天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无毛。须根长。不育枝斜升,长5-10cm,花茎高10-30cm。不育枝上的叶对生或3叶轮生,常聚生枝顶;花茎上的叶互生或对生,卵形或椭圆形,长2-5cm,宽1.2-2.8cm,先端稍急尖或钝,边缘有疏而不规则的牙齿,基部急狭。聚伞状花序,分枝蝎尾状;花无梗;萼片5-6,三角状线形,长2-2.5mm;花瓣5-6,黄色,披针状长圆形或几为卵形,长5-7mm,宽1.7-2mm,先端有长的短尖头;鳞片5-6,近四方形;心皮5-6,近直立,卵状长圆形,长3-4mm,基部0.5-0.7mm合生,腹面稍呈浅囊状。蓇葖果,横展,长5mm。种子多数。花期4-6月,果期6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200m的山坡阴湿处石缝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及四川等地。

性味甘;微辛;涩;凉

功能主治散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血滞经闭;痛经;崩漏;跌打损伤;瘀肿疼痛;骨折;肺痨咳血;咯血;便血;金创出血;疮疖肿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敷。

注意孕妇慎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狗脚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狗脚草根药材名称狗脚草根拼音Gǒu Jiǎo Cǎo Gēn出处《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》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。挖取根部,洗净,切成薄片,晒干。原形态假木荷,又

  • 地磨薯

   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、小黑药、野芝麻根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滇池海棠

    药材名称滇池海棠拼音Diān Chí Hǎi Tánɡ英文名fruit of Yunnan Crabapple, Yunnan Crabapple别名云南海棠、云南山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

  • 草木樨

    药材名称草木樨拼音Cǎo Mù Xī别名铁扫把、省头草、辟汗草、野苜蓿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,切碎晒干。

  • 莳萝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(侯宁极《药谱》),莳萝椒(《本草蒙筌》),小茴香(《纲目》),瘪谷茴香(《本草正义》),土茴香(《中药志》)

  • 马桂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桂花药材名称马桂花拼音Mǎ Guì Huā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。夏秋采摘,晒干。原形态长圆叶酸藤子,又名:断骨藤、多脉信筒子。藤状灌木

  • 五除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漆王叶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。夏、

  • 北细辛

    药材名称北细辛拼音Běi Xì Xīn英文名Asarum, Chinese Wild Ginger别名烟袋锅花、细参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

  • 皂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皂荚药材名称皂荚拼音Zào Jiá别名鸡栖子(《广志》),皂角(《肘后方》),大皂荚(《千金方》),长皂荚(《本草图经》),悬刀(《外丹本草》),长皂角(《仁斋直指

  • 蛞蝓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蛞蝓药材名称蛞蝓拼音Kuò Yú别名鼻涕虫、大蛞蝓、黄蛞蝓、野蛞蝓、双线粘液蛞蝓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大蛞蝓Limax maximus L.;黄蛞蝓L. 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