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红辣槁树皮

红辣槁树皮

药材名称红辣槁树皮

拼音Hónɡ Là Gǎo Shù Pí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红辣槁树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nnamomum kwangtungense Merr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。

原形态红辣槁树常绿小乔木,高3-9m,枝条无毛,幼枝被黑栗色短柔毛。叶对生或近对生;叶柄长1.5-2cm,被棕色或黑色短柔毛;叶片长圆柱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7-9cm,宽2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内卷,上面苍白色,无毛,脉下陷而具纵向沟槽,下面被棕色短柔毛,脉凸起,横脉近平行,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,脉腋在叶下面有腺窝,坚硬革质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约8cm,密被棕色短柔毛,分枝末端具2-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;花两性,花梗长2-3m;花被筒倒锥形,花被裂片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5mm,先端圆,外面被短柔毛,能育雄蕊9,花丝长1-1.2mm,被细短柔毛,第1、2轮雄蕊花药椭圆形,先端圆,与花丝等长,4室,花丝无腺体,第3轮雄蕊花药椭圆形,先端圆,与花丝等长,4室,花丝近中部有1对近心形腺体;退化雄蕊3,长约1mm,位于最内一轮;子房长圆形,花柱长约2mm,无毛。花期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阴坡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中部。

性味辛;温

功能主治温中健胃;活血止痛。主胃脘寒痛;消化不良;风湿痹痛;跌打瘀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10g;研末,1-1.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芙蓉菊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芙蓉菊根药材名称芙蓉菊根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。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、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

  • 烟胶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,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。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。功能主治杀虫燥湿。外治头疮,白秃,疥疮风癣,湿疹瘙痒等症。用

  • 闭鞘姜

    药材名称闭鞘姜拼音Bì Qiào Jiānɡ别名樟柳头、广东商陆、白石笋、山冬笋、水蕉花、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(Koenig)Smit

  • 蟅虫

    药材名称蟅虫拼音Zhè Chónɡ别名地鳖(《本经》),土鳖(《别录》),过街(《埤雅》),簸箕虫(《本草衍义》),蚵蚾虫(《袖珍方》),地婢虫(《鲍氏小儿方》),山蟑螂(《本草求

  • 丽江黄芩

   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凉血,安胎。更年期红崩:丽江黄芩(醋炒),为末,

  • 藏鮡肉

    药材名称藏鮡肉拼音Cánɡ Zhào Ròu英文名Drymoglossum meat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ptosternon ma

  • 叶上珠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叶上珠药材名称叶上珠拼音Yè Shànɡ Zhū别名阴证药、大部参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叶上花(《峨嵋药植》),叶上果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
  • 蛇疙瘩

   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、野黄姜、岩陀、毛头寒、半边伞、紫姜、大红袍、岩七、红升麻[云南]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秋采集,晒

  • 玉簪叶

    药材名称玉簪叶拼音Yù Zān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叶或全草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玉簪花"条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辛,寒,有毒。&qu

  • 鹅骨梢

    药材名称鹅骨梢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(Sieb. et Zucc.) Mez,以叶、根皮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中南、西南。性味淡,寒。功能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