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细叶野牡丹

细叶野牡丹

药材名称细叶野牡丹

拼音Xì Yè Yě Mǔ Dān

别名铺地稔、山公榴、水社野牡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野牡丹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[M.kudoi Sasaki;M.suffruticosum Merr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切碎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矮小灌木,高30-60cm。直立或匍匐上升,分枝披散,被紧贴的糙伏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6mm,被糙伏毛;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2-4cm,宽0.8-2cm,先端宽急尖或钝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叶上面密被糙伏毛,毛隐于表皮下,仅尖端露出,有时夹有微柔毛,叶下面沿脉上被糙伏毛;基出脉5条,有时3条。伞房花序顶生,有花1-5朵,基部有叶状总苞片2;花梗密被糙伏毛;苞片2,披针形,长5-10mm,被糙伏毛;花萼外面被糙伏毛,裂片披针形,具缘毛,裂片间具1小裂片,棒状,较裂片短;花瓣玫瑰红色至紫色,菱状倒卵形,上部略偏斜,长2-2.5cm,宽约1.5cm,先端微凹,具1束刺毛,被疏缘毛;雄蕊5长5短,长者药隔基部伸长,弯曲,末端具2小瘤,花丝较伸长的药隔略短,短者药隔不伸延,花药基部具2小瘤;子房半下位,先端被刚毛,果坛状球形,平截,肉质,不开裂,长约8mm,径约10mm;宿存要密被糙伏毛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坡、田边草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福建、台湾、贵州等地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痢疾;口疮;疖肿;毒蛇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;或研末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原蚕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原蚕子药材名称原蚕子拼音Yuán Cán Zǐ别名蚕种(《卫生家宝方》)。出处《分类本草》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卵子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蚕蛾"

  • 米麦麨

    药材名称米麦麨拼音Mǐ Mài Chǎo别名糗(刘熙《释名》)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。性味①《唐本草》:"甘苦,寒,无毒。"②《本草拾遗》:"

  • 莲须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莲须药材名称莲须拼音Lián Xū英文名STAMEN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. 的干燥雄蕊。夏季花开时选晴天采

  • 蜀葵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蜀葵根药材名称蜀葵根拼音Shǔ Kuí Gēn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蜀葵花"条。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;一年生根的粘质

  • 红大戟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、红牙戟、紫大戟、广大戟、南大戟、将军草、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

  • 石螃蟹

    药材名称石螃蟹拼音Shí Pánɡ Xiè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异叶楼梯草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ma monandrum(D.Don)Hara[P

  • 菜板

    药材名称菜板拼音Cài Bǎn别名节节花、山泽兰、大青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[E.rupestre a

  • 野漆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漆树药材名称野漆树拼音Yě Qī Shù来源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Rhus succedanea L.以根、叶、树皮及果入药。根、树皮全年采,叶夏季采,果秋冬采。性味苦

  • 豆列当

    药材名称豆列当拼音Dòu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豆列当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nnagettaea labiata H. Smit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豆

  • 羊髓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羊髓药材名称羊髓拼音Yánɡ Suǐ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髓或脊髓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羊肉"条。性味《别录》:"味甘,温,无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