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胖树根

胖树根

药材名称胖树根

拼音Pànɡ Shù Gēn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.[P.floribunda Dunn;P.congesta Rehd.et Wils.;P.yunnaensis Chodat]
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密花远志灌木,高0.5-2m。幼枝细,被微伏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细,长2-2.5cm,无毛或被短伏毛;叶膜质至薄纸质,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至楔形,全缘,绿色,疏被白色短硬毛,背面淡绿色或苍白,侧脉6-7对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短,密生于枝顶或腋生,长达6cm,果时延长达10cm;花密集,具三角形小苞片;萼片5,花后脱落,外面3枚小,具缘毛,中间1枚左右折叠,不为囊状,其余2枚卵形,里面2枚大,花瓣状,倒卵形,长16-19mm;花瓣3,白色带紫至粉红色,极透明,侧生花瓣长圆形,长20-25mm,3/4以下与龙骨瓣合生,先端截形至圆形,龙骨瓣盔形,具2束鸡冠状附属物;雄蕊8,长20-22mm,3/4以下连合成鞘,并与龙骨瓣贴生,花药卵形,顶孔开裂,中间具纵隔,似2室;子房倒卵形,具翅,基部具环状花盘,花柱细,长17-18mm,先端2裂。蒴果四方状圆形,绿色带紫,直径8-9mm,有阔翅,具显着横脉,基部具花盘和花被脱落之环状疤痕。种子黑色,卵形,具瘤状突起及白柔毛,近种脐端具一淡黄褐色、半透明的翅状种阜。花期12月至翌年4月,果期3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-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西藏。

性味辛;苦;温

功能主治补虚宁神;活血。主体虚;失眠;健忘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米面蓊根

    药材名称米面蓊根拼音Mǐ Miàn Wě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檀香科植物米面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rkleya lanceolata (Sieb.et Zucc.)Miq.[Qundr

  • 大蕉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蕉皮药材名称大蕉皮拼音Dà Jiāo Pí出处《广东中药》II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。秋季收拾蕉皮晒干。生境分部主产广东。性状果皮,鲜者黄绿色,干者黑褐色,呈

  • 皮袋香

    药材名称皮袋香拼音Pí Dài Xiānɡ别名山枝子、羊皮袋、山辛夷、十里香、山栀子出处本品以皮袋香之名载于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"皮袋香一名山枝子,生云南山中。树高数尺,叶长寸半许,本小末奓,深

  • 大透骨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透骨草药材名称大透骨草拼音Dà Tòu Gǔ Cǎo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灌木,高1米以上。茎直立

  • 黄麻灰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麻灰药材名称黄麻灰拼音Huánɡ Má Huī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。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外用:撒敷患处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山芭蕉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芭蕉子药材名称山芭蕉子拼音Shān Bā Jiāo Zǐ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。果实成熟时,采收种子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。茎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单

  • 薏苡仁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薏苡仁药材名称薏苡仁拼音Yì Yǐ Rén英文名SEMEN COICIS别名薏苡、苡米、薏仁米、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-jobi L.

  • 鸡脚刺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、刺小檗、三颗针、压妹刺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刺黄连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《贵阳民间药草》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

  • 细齿叶柃

    药材名称细齿叶柃拼音Xì Chǐ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nitida Kort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细齿叶柃

  • 旋柄茄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旋柄茄药材名称旋柄茄拼音Xuán Bǐnɡ Qié别名旋花茄、跌打须、大苦溜溜、苦凉菜、理肺散、倒提壶来源茄科旋柄茄Solanum spirale Roxb.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