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脆骨风

脆骨风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脆骨风

药材名称脆骨风

别名碎骨风、吊钟花、鸡白柴、茶条树、羊脆骨、青皮

来源铁青树科脆骨风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. et Zucc.,以全株入药。

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地。

性味甘、淡、微涩,平。

功能主治散瘀,消肿止痛。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肿痛。

用法用量3~4两,外用适量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脆骨风

药材名称脆骨风

拼音Cuì Gǔ Fēnɡ

别名鸡白柴、茶条树、万把刀、碎骨风、吊钟花、羊脆骨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铁青树科植物青皮木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.et Zucc.[Schoepfiopsis jasminodora (Sieb.et Zucc.) Miers]

采收和储藏:根及树皮全年均可采收,切片,晒干。夏、秋季采集叶,鲜用或晒干。全株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14m。树皮灰褐色;具短枝,新枝自去年生短枝上抽出,嫩时红色,老枝灰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2-3mm,红色;叶片纸质,卵形或长卵形,长3.5-7cm,宽2-4.5cm,先端近尾状或长尖,基部圆形,稀微凹或宽楔形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干后上面黑色,下面淡黄褐色;侧脉4-5对,略呈红色。花无梗,2-9朵排成穗状花序状的螺旋状聚伞花序,总花梗长1-2.5cm,红色,果时可增长至4-5cm;花萼筒杯状,有4-5枚小萼齿;花冠钟形或宽钟形,白色或淡黄色,先端具4-5枚小裂齿,外卷,雄蕊4-5,着生于花冠管上,花冠的雄蕊下部各具1束短毛;子房半埋在花盘中,下部3室、上部1室;柱头伸出花冠管外。坚果椭圆形或长圆形,成熟时几全部为增大成壶状的萼筒所包围,增大的萼筒外部紫红色,基部为略膨大的"基座"所承托。花叶同放。花期3-5月,果期4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600m的山谷、沟边、山坡、路旁的密林或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
性味甘;微涩;性平

归经肝;肾;经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痛;产后腹痛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鲜叶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须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(《纲目拾遗》),野灯芯草、马棕根,野马棕、野灯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鬼尖头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灯心草(《

  • 痢止蒿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洗净,阴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匐枝横走,节

  • 薇籽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薇籽药材名称薇籽拼音Wēi Zǐ别名抱冬电(傣名)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、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直立灌木,高1~2米。叶互生,长卵形,长6~15厘米,宽3

  • 尖叶川黄瑞木

    药材名称尖叶川黄瑞木拼音Jiān Yè Chuān Huánɡ Ruì Mù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尖叶川黄瑞木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ndra bockiana Pritz.ex D

  • 兖州卷柏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兖州卷柏药材名称兖州卷柏拼音Yǎn Zhōu Juǎn Bǎi别名金不换、金扁柏、金扁桃、石养草、田鸡爪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花肺金、茯苓蕨、飞扬蕨,烂皮蛇、扇卷柏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

  • 蚕蜕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蚕蜕药材名称蚕蜕拼音Cán Tuì别名蚕退、马鸣退(《嘉佑本草》),马明退(《儒门事亲》),蚕蜕皮(《本草蒙筌》),佛退(《眼科龙木论》),蚕退皮(《本草求原》),

  • 红娘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娘子药材名称红娘子拼音Hónɡ Niánɡ Zǐ别名红娘、红女、红姑娘、么姑虫、灰花蛾、花大鸡、山鸡腰、红盖虫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

  • 小朝天罐

    药材名称小朝天罐拼音Xiǎo Cháo Tiān Guàn别名小红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宽叶金锦香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beckia chinensis Linn.ver.an-

  • 山辛夷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辛夷药材名称山辛夷拼音Shān Xīn Yí别名羊皮袋、皮袋香、山栀子来源木兰科山辛夷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. ex Finet et

  • 橘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橘饼药材名称橘饼拼音Jú Bǐnɡ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实,用蜜糖渍制而成。性味①《食物宜忌》:"味甘,性温。"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