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莿(木冬)

莿(木冬)

药材名称莿(木冬)

拼音Cì ( Mù Dōnɡ )

英文名all-grass of Chinese Scolopia

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莿冬的全株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olopia chinensis ( Lour) Clos.[Phoberos chinensis Lour.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全株,去净杂质和泥沙;叶片鲜用或直接晒干;根及茎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莿冬,灌木至小乔木,高2-5m。常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3-9cm,宽2-5cm,先端圆形或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,两侧各有腺体1枚,两面无毛;基出脉3条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3-6cm,花淡黄白色,直径4mm;萼片4-5;花瓣4-5;雄蕊多数,药隔先端附属体有毛;花盘由肉质的离生腺体组成,位于雄蕊外围;子房1室,有3侧膜胎座,每胎座上有悬垂的胚珠2个。浆果球形,直径4-5mm,成熟时紫黑色,留有1长尖的宿存花柱。种子2-6颗。花期秋末冬初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阴蔽的丛林或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味苦;涩;性凉

功能主治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痈肿;乳汗不通;风湿骨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叶拘留证敷;或研粉调酒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有活血祛瘀的功能,用于治跌打、痈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锤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铜锤草药材名称铜锤草拼音Tónɡ Chuí Cǎo别名大酸味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大老鸦酸、地麦子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紫酢浆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红花柞浆草、大咸

  • 制草乌

    药材名称制草乌英文名RADIC ACONITI KUSNEZOFFI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。表面黑褐色,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

  • 豪猪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豪猪肉药材名称豪猪肉拼音Háo Zhū Ròu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肉。原形态豪猪(《食疗本草》),又名:豪彘(《山海经》),狟猪、鸾猪(《山海经》

  • 芦莉草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芦莉草叶药材名称芦莉草叶拼音Lú Lì Cǎo Yè别名红楠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。原形态芦莉草,又名:小苞爵

  • 腰子草

    药材名称腰子草拼音Yāo Zi Cǎo英文名all-grass of Lance Herminium别名双肾草、肾囊草、秤砣草、蛇尾草、蛇含草、鸡心贝母、人头七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

  • 南五味子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南五味子药材名称南五味子拼音Nán Wǔ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

  • 过墙风

    药材名称过墙风拼音Guò Qiánɡ Fēnɡ别名臭茉莉、臭牡丹、大枫叶、臭黄根、鬼点火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尖齿臭茉莉带根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rndendrum lindleyi

  • 红鸡踢香根

    药材名称红鸡踢香根拼音Hónɡ Jī Tī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Elaeagnus henryi Warb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henry

  • 滇丁香

    药材名称滇丁香拼音Diān Dīnɡ Xiānɡ别名野了香、桂丁香、酒瓶花、小黄树、丁香花、露球花、满山香、白花木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滇丁香,曰:"丁香生云南圃中。大本如藤,叶如枇

  • 山核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核桃药材名称山核桃拼音Shān Hé Tɑo别名小核桃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.,以种仁、根皮、果皮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江西、贵州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