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薄叶黄芩

薄叶黄芩

药材名称薄叶黄芩

拼音Báo Yè Huánɡ Qín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.ikonnikovii(Juz.)G.Y.Wu et H.W.Li[S.ikonnikovii Juz.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除去须根、茎苗及泥土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薄叶黄芩,多年生草本,高约35cm。茎直立,四棱形,具沟沿棱上被贴生很短的小柔 毛。叶对生;叶柄极短;叶片较薄,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,长1.7-3.3cm,宽3-6mm,先端钝,其部不明显浅心形或近截形,上面无毛或散布微糙毛,下面仅在脉上及叶缘被贴生很短的小柔毛,余部有分散细粒状腺体。花单生于茎中部以上的叶腋内,偏向一侧;花萼花时长约4mm,外面密被短柔行,盾片很小,果时花萼长约6mm;花冠紫色,外被短柔毛,冠筒基部宽约1.5mm,至喉部达8mm,冠檐二唇形,上唇灰状,先端微缺,下唇中裂片近扁圆形;雄蕊4,均内藏;花柱细长,扁平,花盘环状,子房4裂,裂片等大。小坚果黄褐色,卵球形,具瘤状突起,腹面基部具果脐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散生于河岩或莎草沼泽草甸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。

化学成分薄叶黄芩根及全草含七种黄芩甙;薄叶黄芩甙(ikonnikoside)Ⅰ,高山黄芩甙(scutellarin),黄芩甙(baicalin),去甲汉黄芩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norwogonion-7-O-glucuronide),去甲汉黄芩素-8-O-葡萄糖醛酸甙(norwogonin-8-O-glucuronide),白杨素-7-O-葡萄糖醛酸基黄酮(5,2-dihydroxy-7-O-glucuronylflavone)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牙龈肿痛;痈疮产疖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丝瓜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瓜花药材名称丝瓜花拼音Sī Guā Huā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,夏季开花时采取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丝瓜"条。化学成分花中谷氨酰胺、天

  • 土半夏

    药材名称土半夏拼音Tǔ Bàn Xià别名达瓦咸巴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天事星科植物土半夏的块茎。8~9月挖取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70厘米。块茎圆球形,外皮紫

  • 核桃楸

    药材名称核桃楸拼音Hé Tɑo Qiū别名山核桃、胡桃楸来源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.,以种仁、青果和树皮入药。夏秋采青果趁鲜捣碎泡酒备用;秋季采成

  • 白饭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饭树根药材名称白饭树根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鱼眼报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

  • 白毛鹿茸草

    药材名称白毛鹿茸草拼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别名鱼腮草、六月霜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

  • 红头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头草药材名称红头草拼音Hónɡ Tóu Cǎo别名黄花地胆头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见霜黄Blumea lacera DC.的全草。春夏采收,洗净切碎晒干,或鲜叶

  • 樱桃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樱桃根药材名称樱桃根拼音Yīnɡ Táo Gēn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,9~10月采牧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樱桃"条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&

  • 大管

   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、白骨走马、鸡卵黄、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(Lour.) Tanaka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。性味苦

  • 甜杏仁

    药材名称甜杏仁拼音Tián Xìnɡ Rén出处《本草从新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。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果肉及核壳,取种子晾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

  • 白绒草

   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、白花塔仔草、老虎花、毛绣球防风、白风轮菜、银针七、北风草、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.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