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苦梨
药材名称野苦梨
拼音Yě Kǔ Lí
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.,以根皮入药。
生境分部贵州。
性味苦,凉。
功能主治消肿解毒。治疗痈肿疮毒。
用法用量适量捣烂包敷患处。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药材名称野苦梨
拼音Yě Kǔ Lí
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.,以根皮入药。
生境分部贵州。
性味苦,凉。
功能主治消肿解毒。治疗痈肿疮毒。
用法用量适量捣烂包敷患处。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皮叶药材名称黄皮叶拼音Huánɡ Pí Yè别名油皮、油梅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(Lour.) Skeels,以
药材名称枫寄生拼音Fēnɡ Jì Shēnɡ别名螃蟹夹、桐树寄生、桐子寄生[四川]、枫树寄生、枫香寄生、蟹爪寄生、虾脚寄生[广西]、栗寄生[陕西]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独叶草药材名称大独叶草拼音Dà Dú Yè Cǎo别名化血丹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根、叶。秋冬采收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
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蒺藜药材名称刺蒺藜拼音Cì Jí Lí别名茨(《诗经》),蒺藜(《毛诗传》),蒺藜子、旁通、屉人、止行、豺羽、升推(《本经》),即藜(《别录》),白蒺藜
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巢菜药材名称小巢菜拼音Xiǎo Cháo Cài别名翘摇(《本草拾遗》),元修菜、野蚕豆、漂摇草(《纲目》),雀野豆、野豌豆、雀野豌豆、白翘摇,苕子、白花苕菜(《
《中药大辞典》:枇杷木白皮药材名称枇杷木白皮拼音Pí Pá Mù Bái Pí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茎干的韧皮部。功能主治①《千金
《中国药典》:白前药材名称白前拼音Bái Qián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别名鹅管白前、竹叶白前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
《中药大辞典》:杏树根药材名称杏树根拼音Xìnɡ Shù Gē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杏仁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蒙筌》:&
药材名称船形乌头拼音Chuán Xínɡ Wū Tóu别名滂噶尔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。7~3月采集全草,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小
《中药大辞典》:方解石药材名称方解石拼音Fānɡ Jiě Shí别名黄石(《别录》)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。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。原形态三方晶系。晶体为菱面体,也有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