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野苦瓜

野苦瓜

药材名称野苦瓜

拼音Yě Kǔ Guā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短序栝楼的根或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短序栝楼,攀援草本。茎细,被毛,具纵棱及沟。叶柄细,长4-9cm,具纵条纹,密被柔毛;叶片薄纸质,卵形,长5-20cm,宽5-13cm,不分裂,先端渐尖,基部深心形,边缘具短尖头状细锯齿,上面绿色,疏被短柔毛,背面淡绿色,密被短柔毛,基出掌状脉5条,细脉网状。卷须二歧,被短柔毛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组成伞房花序,长约2cm,几乎自基部生花,无苞片;花芽球形,萼筒漏斗形,被柔毛,裂片狭三角形,花冠绿色,裂片卵状椭圆形,先端流苏状,雄蕊3枚,花丝短;雌花单生,密被短柔毛;萼筒内由基部向先端逐渐加宽,长约3cm,被短茸毛,裂片和花冠同雄花;子房椭圆形,长约8-10mm,密被短茸毛。果实卵形,长3-3.5cm,径3.5cm,平滑无毛,绿色,具浅色条纹,先端具短喙。花期4-5月,果期5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和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和云南南部及东南部。

功能主治根截疟;全草退热;利水。主疮疡肿毒;发热;水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油渣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油渣果药材名称油渣果别名油瓜、猪油果、野面瓜、猴子面瓜果来源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(Blume) Cogn.,以种仁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云南。性

  • 桦褶孔

    药材名称桦褶孔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 betulina (L.) Fr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。性味淡,温。功能主治追风,散寒,舒筋,

  • 小红苏

    药材名称小红苏拼音Xiǎo Hónɡ Sū别名野木香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高原香薷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sholtzia feddei Levl.采收和储藏:8-10月采集地上部分,洗

  • 矩形叶鼠刺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矩形叶鼠刺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别名鸡骨柴、牛皮桐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老茶王、华鼠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浙

  • 石岩鸡

    药材名称石岩鸡拼音Shí Yán Jī别名骨碎补、山知母来源药材基源:为骨碎补科植物中国骨碎补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vallia sinensis(Christ)Ching[D.solida

  • 耳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耳草药材名称耳草拼音ěr Cǎo别名鲫鱼胆草、细叶亚婆巢、节节花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耳草Hedyotis auricularia L.[Oldenlandia auriculari

  • 糖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。8~9月采收成熟果实。晒干,打下种子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

  • 熊蕨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《国药的药理学》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。原形态狭顶鳞毛蕨,又名:半边草。多年生草本,高40~8

  • 华山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华山矾药材名称华山矾拼音Huà Shān Fán别名土常山[广西]、狗屎木、华灰木来源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(Lour

  • 皂荚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皂荚叶药材名称皂荚叶拼音Zào Jiá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叶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皂荚"条。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