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铁苋菜

铁苋菜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苋菜

药材名称铁苋菜

拼音Tiě Xiàn Cài

别名人苋、血见愁、海蚌含珠、撮斗装珍珠、叶里含珠、野麻草

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全草,去泥土,晒干。

性味苦、涩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积,止痢,止血。用于肠炎,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小儿疳积,肝炎,疟疾,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子宫出血;外用治痈疖疮疡,外伤出血,湿疹,皮炎,毒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苋菜

药材名称铁苋菜

拼音Tiě Xiàn Cài

英文名Copperleaf Herb

别名血见愁、海蚌念珠、叶里藏珠

来源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的地上部分。夏、秋季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30~60cm,被柔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叶互生,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~8cm,宽1.5~3.5cm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有疏毛或无毛,叶脉基部3出;叶柄长,花序腋生,有叶状肾形苞片1~3,不分裂,合对如蚌;通常雄花序极短,着生在雌花序上部,雄花萼4裂,雄蕊8;雌花序生于苞片内。蒴果钝三棱形,淡褐色,有毛。种子黑色。花期5~7月,果期7~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、沟边、路旁、田野。分布几乎遍于全国,长江流露尤多。

化学成分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酚类。

炮制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晒干。

性味苦、涩、凉。

归经归心,肺、经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利湿,收敛止血。用于肠炎,痢疾,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,崩漏;外治痈疖疮疡,皮炎湿疹。

用法用量10~30g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贮藏置干燥处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叶山桂

   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、三条筋、胶桂、鸭母桂、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(roxb.) Nees,以树皮入药。四

  • 青海鸢尾子

    药材名称青海鸢尾子拼音Qīnɡ Hǎi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青海鸢尾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qinghainica Y.T.Zhao采收和储藏:7-8月果实成

  • 刺果卫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果卫矛药材名称刺果卫矛拼音Cì Guǒ Wèi Máo别名扣子花、岩风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攀援状灌木,高达6米

  • 空心木

    药材名称空心木拼音Kōnɡ Xīn Mù别名鬼吹哨、来色木、吹鼓清、泡掌筒、炮竹筒、鬼竹子、大笔杆草、空心草、猴桔子、梅竹叶、金鸡一把锁、大追风、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

  • 红吹风

    药材名称红吹风拼音Hónɡ Chuī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ea indica(Burm.f.)Merr.[Staphylea indica Bur

  • 银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、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.以子实体入药。春秋采收,用老斑竹浸猪油制

  • 罂粟嫩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罄粟"条。化学成

  • 入地蜈蚣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入地蜈蚣药材名称入地蜈蚣拼音Rù Dì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来源蕨类七指蕨科七指蕨属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

  • 蜈蚣旗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茎短而直立,密

  • 通草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通草药材名称通草拼音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TETRAPANACIS别名通花根、大通草、白通草、方通、泡通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