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鸦跖花

鸦跖花

药材名称鸦跖花

拼音Yā Zhí Huā

英文名Oxygraphis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莨科植物鸦跖花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graphis glacialis(Fisch.) Bunpe[Ficaria glacialis Fisch.ex DC.]

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花或全草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鸦跖花,多年生小草本,高2-9cm。根状茎短,须根簇生,细长。叶基生;叶柄长1-4cm,较宽扁,基部扩大成鞘状;叶为卵形、倒卵形或长圆形,长0.3-3cm,宽5-25mm,全缘,或具不明显的锯齿,基部楔形。花葶1-3,无毛;花两性,单生,直径1.5-3cm;萼片5,宽倒卵形,长4-10mm,近革质,无毛,绿色,果期增大,宿存;花瓣10-15,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8-15mm,宽1.5-4mm,橙黄色或表面白色,基部渐狭成爪,蜜槽呈杯状凹穴;雄蕊多数,花丝细,比花药长2-4倍,花药长0.5-1.2mm;花托宽扁;心皮多数。瘦果楔状菱形,长2.5-3mm,宽1-1.5mm,有4条纵肋,背肋明显,喙短而硬,基部两侧有翼。花果期6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5100m的高山划甸或高山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及西藏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较短,直径3-6mm。须根丛生,棕色至黑褐色,长可达20cm,直径小于1mm,具纵直纹;折断面棕色。叶丛生,黄绿色,叶片卵圆形或长圆形,长0.2-2.8cm,宽0.5-2.2cm;叶柄长1-4cm,上部有狭翅。花皱缩成团,萼片5,近圆形,黄绿色;花瓣棕色,有时脱落,雄蕊多数。气香,味辛。

性味味微苦;性寒

归经肺;肝经

功能主治祛瘀止痛;清热燥湿;解毒。主头部外伤;瘀血疼痛;疮疡
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, 1.5-3g。

注意气虚有汗,血虚头痛、阴虚咳嗽者忌用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祛风散寒,开窍通络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蚌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蚌粉药材名称蚌粉拼音Bànɡ Fěn别名蚌蛤灰(《千金方》),蜃灰(《纲目》),蚌壳粉(《本草述》),蚌壳灰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

  • 海南砂仁

    药材名称海南砂仁拼音Hǎi Nán Shā Rén英文名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别名海南壳砂仁、壳砂来源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

  • 蓬蘽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蓬蘽药材名称蓬蘽拼音Pénɡ Lěi别名陵蘽、阴蘽(《别录》),割田藨(《纲目,),寒藨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。秋季果熟时采收。性味甘酸

  • 虎刺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虎刺药材名称虎刺拼音Hǔ Cì别名绣花针、伏牛花、千口针、针上叶、老鼠刺、鸟不踏、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.

  • 鸜雉

    药材名称鸜雉拼音Qú Zhì别名翟(《尚书》),山雉(《尔雅》),翟鸡、山鸡(《禽经》),长尾野鸡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雉科动物长尾雉的肉。原

  • 西施舌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西施舌药材名称西施舌拼音Xī Shī Shé别名车蛤(《闽部疏》),土匙、沙蛤(《闽中海错疏》)。出处《本草从新》来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。在朔、望大潮期间,到海滨采捕。原

  • 七角白蔹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七角白蔹药材名称七角白蔹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别名小接骨丹、葎叶白蔹、活血丹、葎草叶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

  • 鸽肉

    药材名称鸽肉拼音Gē Ròu别名家鸽肉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;原鸽Columba livia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治妇女干血痨,

  • 乌鸦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鸦药材名称乌鸦拼音Wū Yā别名巨喙乌(《禽经》),大嘴乌(《禽经》注),黑老鸦(《滇南本草》),老鸦(《痘疹论》)。出处《嘉佑本草》来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全体或肉。原形态为鸦科

  • 绿百合

   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、苍山红百合、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六蔬类,云:“云南有之。花色碧绿,紫斑锈错,香极浓,根微苦。”所述形态。附图及产地,与百合科黄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