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鹅血

鹅血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鹅血

药材名称鹅血

拼音é Xuè

出处本草经集注

来源为鸭科动物

性味《纲目》:"咸,平,微毒。"

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,解毒。

①陶弘景:"中射工毒者饮血,又以涂身。"

②《纲目》:"解药毒。"

③《本草从新》:"愈噎膈反胃。"

④《本草求原》:"苍鹅血,治噎膈反胃;白鹅血,能吐胸腹诸虫血积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开水冲服。

各家论述本经逢原》:"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,开血膈吐逆,食不得入,乘热恣饮,即能呕出病根。中射工毒者饮之,并涂其身即解,以其能食此虫也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鹅血

药材名称鹅血

拼音é Xuè

英文名Goose blood

出处出自《本草经集注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鸭科动物家鹅的血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

采收和储藏:宰鹅时留取鹅血,鲜用。

原形态家鹅,体长约60-80cm。嘴扁阔,前额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黄色或黑褐色。颈长。体躯宽壮,龙骨长,胸部丰满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脚大有蹼,黄色或黑褐色。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水性好,善在水中生活。群性强,性很勇敢,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,常头向前下方伸,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。听觉灵敏,鸣声宏大,又好相应和。以青草、蔬菜、种籽、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。

资源分布:以华东、华南地区饲养较多。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。

性味味咸;性平

归经心;肝;胃经

功能主治解毒;散血;消坚。主噎膈反胃;药物中毒

用法用量内服:乘热生饮,100-200ml;或制成糖浆、片剂服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经逢原》: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,开血膈吐逆,食不得入,乘热恣饮,即能呕出病根。中射工毒者饮之,并涂其身即解,以其能食此虫也。

2. 陶弘景:中射工毒者饮血,又以涂身。

3.《纲目》:解药毒。

4.《本草从新》:愈噎膈反胃。

5.《本草求原》:苍鹅血,治噎膈反胃;白鹅血。能吐胸腹诸虫血积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莨菪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莨菪根药材名称莨菪根拼音Lànɡ Dànɡ Gē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,秋季拔嫩全株,切下根部,洗净晒干。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,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

  • 苦壶卢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壶卢子药材名称苦壶卢子拼音Kǔ Hú Lú Zǐ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。秋后采取成熟果实,剖取种子,晒干。性味《纲目》:"苦,寒,有毒

  • 石指甲

    药材名称石指甲拼音Shí Zhī Jiɑ别名半枝莲(《药镜》),鼠牙半支(《百草镜》),瓜子草、佛指甲、狗牙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狗牙瓣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三七仔、土三七、黄瓜子草、鸡舌草(

  • 红粘谷子

    药材名称红粘谷子拼音Hónɡ Zhān Gǔ Zi来源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aranthus paniculat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,日晒,

  • 鸡冠花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、鸡髻花、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.

  • 滇鸡骨常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滇鸡骨常山药材名称滇鸡骨常山拼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处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。夏季采收。晒干,或切成厚片。原形态鸡骨常山(

  • 菜头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菜头肾药材名称菜头肾别名土太子参[浙江乐清]来源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. Ling,以根及茎、叶入药。全草夏秋可采,晒干,扎把

  • 兜冠黄共享

    药材名称兜冠黄共享拼音Dōu Guàn Huánɡ Gònɡ Xiǎnɡ英文名Galericulate Skullcap别名盔状黄芩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盔状黄芩的全草。

  • 隔山撬

    药材名称隔山撬别名白首乌[吉林]、白奶奶、豆角蛤蜊、过山飘、无粱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(Maxim.) Hemsl.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,晒干,润透,切

  • 牛王肺筋草

    药材名称牛王肺筋草拼音Niú Wánɡ Fèi Jīn Cǎo别名豨莶草、山甘草、大黑理肺散、土玄参、豨仙草、白升麻、灯笼大秦艽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苏带根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