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黄水茄

黄水茄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水茄

药材名称黄水茄

别名黄果珊瑚、野茄、丁茄、黄天茄

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黄刺茄Solanum coagulans Forsk.[S. sanctum L.],以根、叶及果入药。夏秋采根、叶;秋冬采果;鲜用或晒干。

性味苦、辛,温。

功能主治利湿,消肿,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睾丸炎,牙痛。

用法用量3~5钱。

备注(1)黄果茄(大苦茄、野茄果、刺尖果)Solanum xanthocarpa Schrad. et Wendl.也作黄水茄入药。

(2)有一种红果茄,全株有毒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黄水茄

药材名称黄水茄

拼音Huánɡ Shuǐ Qié

别名凝固茄、黄刺茄、苦天茄、野茄、洋苦茄、黄果珊瑚丁茄、黄天茄、杉钮果、狗茄子、牛茄子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野茄的根、叶、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lanum coagulans Forsk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根、叶;秋、冬采果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至亚灌木,高约0.5-2m。小枝、叶下面、叶柄、花序均密被5-9分枝的灰褐色星状绒毛和皮刺。上部叶常假双生,不相等,叶柄长1-3cm;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4-7cm,先端渐尖、急尖或钝 ,基部偏斜,边缘浅波状圆形,裂片通常5-7,上面尘土状灰绿色,下面灰绿色;叶脉在下面凸出,在两面均具细直刺,侧脉每边3-4条,在两面均具细直刺或无刺。蝎尾状花序腑外生,长约2.5cm,总花梗短或近于无;能孕花较大,单独着生于花序的基部,不孕花较小,雌蕊已退化,与能阴云花并出,排列列花序的上端;萼钟形,直径1-1.5cm,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及细直刺,内面仅裂片先端被星状绒毛,裂片5;花冠辐射,星形,紫蓝色,裂片宽三角形,长宽均约1cm,以薄而无毛的花瓣间膜相连接;雄蕊5,着生于花冠筒喉部;子房具多数胚球。浆果球状,无毛,直径2-3cm,成熟时黄色,基部有宿存萼片;种子扁圆形。花期夏季,果期冬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-1100m的灌木丛中或缓坡地带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,广东,广西及云南。

性味味苦;辛;性凉

功能主治止咳平喘;解毒消肿;止痛。主咳嗽;哮喘;风湿性关节炎;热淋;睾丸炎;芽痛;痈疮溃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单花山竹子

    药材名称单花山竹子拼音Dān Huā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Uniflower Garcinia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单花山竹子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

  • 珠兰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珠兰药材名称珠兰拼音Zhū Lán别名鱼子兰来源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 (Thunb.)Makino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采集,洗

  • 刺血红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血红药材名称刺血红拼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

  • 大麦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麦苗药材名称大麦苗拼音Dà Mài Miá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。功能主治①《伤寒类要》:"治诸黄,利小便,杵汁日日服。&q

  • 大飞天蜈蚣

    药材名称大飞天蜈蚣别名肥力漆、红根叶、退黄藤来源漆树科大飞天蜈蚣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,以茎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。性味酸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毒蛇咬伤,黄疸

  • 刺黄柏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黄柏药材名称刺黄柏拼音Cì Huánɡ Bò别名安徽小檗、黄柏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根、茎或树皮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落叶灌木,高

  • 鹧鸪血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鹧鸪血药材名称鹧鸪血拼音Zhè Gū Xuè出处福州台江区《验方汇集》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血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鹧鸪"条。功能主治福州台江区《验

  • 九翅豆蔻

    药材名称九翅豆蔻拼音Jiǔ Chì Dòu Kòu英文名Fruit of Ninewing kAmomum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九翅豆蔻的果实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

  • 桑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桑沥药材名称桑沥拼音Sānɡ Lì别名桑油(《万氏家抄方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枝条,经烧灼后沥出的汁液。制法《万氏家抄方》:"取桑油法,鲜桑木捶碎,装

  • 铁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苋药材名称铁苋拼音Tiě Xiàn别名人苋、海蚌含珠、撮斗撮金珠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六合草、半边珠(《草木便方》),野黄麻(《天宝本草》),王碗捧真珠、粪斗草(《福建民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