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二加龙骨汤

二加龙骨汤

外台秘要》:二加龙骨汤

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

处方龙骨12克,炙甘草12克,煅牡蛎18克,白薇18克,炮附子18克,芍药24克,大枣4枚,生姜30克。

功能主治导火泄热,清上温下。主肾阳亏虚,虚火上浮。(女子梦交)

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摘录外台秘要

《外台》卷十六引《小品方》:二加龙骨汤

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

处方龙骨2分,甘草(炙)2分,牡蛎3分(熬),白薇3分,附子3分(炮),芍药4分,大枣4枚(擘),生姜5分。

功能主治清散上焦,温补下焦。主虚劳发热自汗,遗精梦交,吐血咳血;虚劳不足,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,吐血,下利清谷,浮热汗出,夜不成寐;肾阳虚,肺阴虚,上热下寒之咳血。

用法用量以水4升,煮取1升半,分再服。

注意海藻菘菜、生葱、猪肉、冷水。

各家论述1.《血证论》:此方用甘、枣,从中宫以运上下;姜、薇清散,使上焦之火不郁;附、芍、龙、牡温敛,使下焦之火归根。合观其方,以温为正治,以清为反佐,真寒假热,虚阳上浮,为对证。

2.《江苏中医》(1986;11:22):二加龙骨汤以白薇附子龙骨牡蛎为两组主药,取附子温导浮阳,守而不走;白薇从阴中泄热,寒热互用,导火泄热,不治阴虚而阴自安。配以龙、牡镇潜摄纳,咸降益阴,合为用阳和阴之法。

摘录《外台》卷十六引《小品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胃透肌汤

    药方名称和胃透肌汤处方厚朴、枳壳、广皮、柴胡、葛根、防风。功能主治夏、秋热证之人,内有积热,外冒表邪,又被饮食寒凉抑遏胃阳,阳明邪热不得发越,但头汗,遍身无汗;又有斑痧疫毒,抑遏胃阳,亦不能宣扬外发,

  • 菖蒲大丸

    药方名称菖蒲大丸处方水菖蒲1两,白术1两,防风(去芦头)1两,川芎1两半,甘草(炙)2两,桔梗(去芦头,微炒)2两,木通半两,杏仁半两(汤浸,去皮尖,细研,以竹纸裹压,去油取霜),肉桂(去粗皮)2钱半

  • 加味八仙膏

    药方名称加味八仙膏处方人参1两,山药6两,茯苓6两,芡实6两,莲肉6两,糯米3升,粳米7升,冰糖1斤,白蜜1斤。制法将人参等5味各为细末,又将糯、粳米亦为粉,与药末和匀,将白糖和蜜汤中炖化,随将粉药乘

  • 理肺散

    药方名称理肺散处方杏仁(去皮、尖,炒)马兜铃(炒)汉防己茯苓陈皮桔梗各30克葶苈7.5克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宜肺平喘,理气化痰。治喘嗽,胁肋刺痛,不得眠睡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230毫升,加生姜5

  • 安胎四物汤

    药方名称安胎四物汤处方当归(酒洗)1钱,川芎1钱,白芍(酒炒)1钱,熟地黄1钱,地榆5分,续断5分,木香5分,前胡5分,丹参5分,紫苏5分,阿胶(炒)5分,砂仁5分,艾叶(醋炒)5分。制法上锉。功能主

  • 降气和中汤

    药方名称降气和中汤处方苏子1钱5分,沉香5分,海石3钱,蒌仁4钱,莱菔2钱,芥子1钱,橘红1钱,半夏1钱,桑皮2钱,贝母2钱,杏仁3钱。功能主治肺实而咳,胸脘喘满,时吐调痰。用法用量加生姜汁两小匙,冲

  • 凉膈天门冬汤

    药方名称凉膈天门冬汤别名天门冬汤处方天门冬(去心)1两,大黄(锉,炒)1两,车前子1两半,茺蔚子1两半,黄芩(去黑心)1两半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眼风牵,脸硬睛疼,视物不正。用法用量天门冬汤(《普济

  • 光明丹

    《医学正传》卷五:光明丹药方名称光明丹处方白炉甘石30克(以黄连15克煎浓汁,滤去滓,用炭火煅炉甘石通红,淬黄连汁内,如此者七次。研)辰砂3克硼砂6克轻粉1.5克 片脑0.9~1.5克麝香0.3克制法

  • 加味养血生发汤

    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:加味养血生发汤药方名称加味养血生发汤处方生地15克 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首乌藤15克 生黄耆30克川芎9克白芍15克 明天麻6克冬虫夏草6克 旱莲草9克桑椹15克木瓜6克功能主

  • 必救丹

    药方名称必救丹处方赤足蜈蚣1条(去头足),蝎梢7个,生犀尖(锉末)1钱,染坯半钱,朱砂半钱(研,水飞),麝香1字。制法上为细末。煎猪脂油为丸,如黍米大。功能主治阴痫,慢惊瘈疭。用法用量每服3-5丸,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