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交感地黄煎丸

交感地黄煎丸

药方名称交感地黄煎丸

别名交感地黄

处方地黄(洗净,研,以市裂汁留滓,以生姜汁炒地黄滓,以地黄汁炒生姜滓,各至干,堪为末为度)2斤,生姜(净洗,研烂,以布裂汁留滓)2斤,延胡索(拌糯米,炒赤,去米)1两,当归(去苗)1两,琥珀(别研)1两,蒲黄(炒香)4两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

功能主治妇人产前产后,眼见黑花;或即发狂,如见鬼状;胞衣不下;失音不语,心腹胀满,水谷不化,口干烦渴,寒热往来,口内生疮,咽中肿痛,心虚忪悸,夜不得眠;产后中风,角弓反张,面赤,牙关紧急;崩中下血,如豚肝状,脐腹 (疒丂)痛,血多血少,结为症瘕,恍惚昏迷,四肢肿满;产前胎不安;产后血刺痛。

用法用量交感地黄丸(《女科百问》卷下)。《女科百问》有小茴香四两。

摘录《局方》卷九(续添诸局经验秘方)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醉丹

    药方名称不醉丹处方白葛花、天门冬、白茯苓、牡丹蕊、小豆花、缩砂仁、葛根、官桂、甘草、海盐、木香、泽泻、人参、陈皮、枸杞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功能主治令人不醉。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,细嚼,热

  • 茯苓车前子粥

    药方名称茯苓车前子粥处方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车前子(纱布包)加水300克,煎半小时取出。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,粥成时加白糖适量。功能主治利水渗湿,清热健脾。适用于湿热带下。

  • 蔓菁子散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:蔓菁子散药方名称蔓菁子散处方蔓菁子制法捣为末。功能主治治小儿头秃不生发,苦痒。用法用量以猪脂调涂患处。摘录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《外台》卷二十一引《必效方》:蔓菁子散药方名称蔓

  • 白玉露

    药方名称白玉露别名白玉霜药酒处方当归1两,肉桂8钱,广皮1两,陵零香5钱,排草5钱,木香2钱,公丁香2钱,佛手6钱,白酒30斤,冰糖5斤。制法将当归、肉桂、广皮、陵零香、排草、木香、公丁香、佛手8味置

  • 倒换散

    《宣明论方》卷十五:倒换散药方名称倒换散处方大黄(小便不通减半)荆芥穗(大便不通减半)各等分制法上药各别为末。功能主治主新久癃闭,小腹急痛,肛门肿疼。用法用量每服3~6克,温水调下。摘录《宣明论方》卷

  • 柴葛桂枝汤

    《幼幼集成》卷三:柴葛桂枝汤药方名称柴葛桂枝汤处方嫩桂枝3克 杭白芍4.5克 北柴胡粉干葛各3克 炙甘草2.4克功能主治主小儿伤风,自汗发热。用法用量上药加老生姜3克、大红枣5枚,净水浓煎,热服。摘录

  • 化针散

    《眼科临症笔记》:化针散药方名称化针散处方青盐3钱,硼砂2钱,铜绿2钱,白矾2钱,乌梅3个,川椒7个,杏仁7个,花针7个。功能主治垂帘障症。从风轮上边生出白膜一块,下侵瞳神,大小眦略赤,不酸疼流泪,只

  • 增损乐令汤

    药方名称增损乐令汤处方黄耆人参橘皮当归桂心细辛前胡甘草(炙)茯苓麦门冬(去心)芍药各60克附子(炮,去皮、脐)熟地黄各30克半夏(汤洗)75克远志23克(去心)制法上药锉散。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,小腹急

  • 除湿逐丹汤

    药方名称除湿逐丹汤处方防风3分,苍术3钱,赤茯苓5钱,陈皮5分,厚朴1钱,猪苓1钱,山栀子3钱,甘草3分,白术3钱,薄桂3分。功能主治肺脾湿热,满身发斑,色皆黄白,斑上有水流出,时而作疼,久之皮烂。用

  • 瞿麦汤

    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一引《近效方》:瞿麦汤药方名称瞿麦汤别名瞿麦饮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七)。处方瞿麦穗泽泻滑石各45克防己23克黄芩大黄各7.5克桑螵蛸(炒)40枚制法上七味,切。功能主治治消渴欲成水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