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八味知母汤

八味知母汤

药方名称八味知母汤

别名知母

处方知母(焙)3分,芍药3分,麦门冬(去心,焙)3分,柴胡(去苗)3分,泽泻3分,石膏1两半,黄芩(去黑心)半两,甘草(炙)半两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伤寒数日不解,心躁烦乱,小腹胀急,脐下闷痛,大渴喘乏。

用法用量知母汤(《普济方》卷一三三)。

各家论述《历代名医良方注释》:伤寒数日不解,大渴烦乱,应为失水之征,但又小腹胀急,闷痛,是明显的体液代谢失调。这与单纯脱水是有所区别的。大渴心烦,养阴是正法,所以用知母麦冬;表症不解而用柴胡;心躁烦乱,用石膏黄芩清热;小腹胀急,用泽泻利尿;芍药有活血作用,改善全身循环,纠正失调的功能。处方组成药物虽只八味,立法范围则考虑到各个不同的方面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二十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八济阳丹

    药方名称二八济阳丹处方玄参半斤(酒浆浸、晒3次),苦参1斤(姜汁、酒浆各浸一夜,晒,炒,末半斤),***2两,当归2两,蒺藜2两,熟地2两,白芷(姜汁炒)2两,独枝2两,防风2两,全蝎(去足,土炒)2两

  • 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

    赵炳南方: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药方名称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处方鲜茅根60克,大青叶15克,青黛12克,龙胆草15克,黄芩9克,黄柏9克,川军15克,白藓皮30克,黄连9克,生地30克,丹皮9克,赤芍15克

  • 白蔹薄贴

    药方名称白蔹薄贴处方白蔹、当归、芍药、大黄、莽草、芎藭各等分。制法上药治下筛,下鸡子黄和如泥。功能主治痈肿。用法用量涂布上,随大小贴之,燥则易。摘录《外台》卷二十四引《删繁方》

  • 仁寿丸

    药方名称仁寿丸处方附子(炮熟,去皮、脐)30克 桂心 白茯苓山茱萸五味子杜仲(去皮,姜制,炒断丝)续断枸杞子熟地黄(洗)巴戟(去心)菟丝子(酒浸湿,研)防风各15克牛膝(酒浸)60克制法上为末,蜜丸,

  • 疬疮痰核噙药

    药方名称疬疮痰核噙药处方昆布(酒洗)2两,海藻(酒洗)2两,大黄(酒拌,蒸3次)2两,白僵蚕(姜汁拌炒)2两,真青黛(水飞)2两,胆南星2两,连翘2两,桔梗1两,柴胡1两,瓜蒌仁1两,川黄连(酒炒)1

  • 芒消汤

    《千金翼》卷十九:芒消汤药方名称芒消汤处方木防已1两半,白术1两半,鬼臼1两半,芒消2两,芍药2两,当归2两,大黄3两,蜈蚣(炙)2枚,蜥蝎(炙)2枚,甘草1两(炙)。功能主治暴症坚结。用法用量以水7

  • 保安丹

    药方名称保安丹别名保安丸处方附子(炮)1两,当归1两,陈皮(去白)1两,干姜(炮)1两,蜀椒(去子)半两,厚朴(去皮,以姜汁炙令香熟)半两,吴茱萸半两,舶上硫黄1分(另研至细)。制法上为细末,硫黄末和

  • 黄耆甘草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二四:黄耆甘草汤药方名称黄耆甘草汤处方黄耆甘草(炙)各15克 桂(去粗皮)15克人参30克 芍药 赤茯苓(去黑皮)各60克制法上六味,哎咀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治咽中似有物噎,胸中满,胁下

  • 滑胎煎

    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:滑胎煎药方名称滑胎煎别名滑胎散(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上)。处方当归9~15克川芎2.1克杜仲6克熟地9克枳壳2.1克山药6克功能主治妊娠临月常服,以便易生。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

  • 金科猪肚丸

    药方名称金科猪肚丸处方使君子1升,青皮(炒)、三棱(煨)、莪术(煨)、黄连、胡黄连、川楝子、芜荑(炒,研)、枳壳(炒)、黄梗皮、青木香、麦芽(炒)、槟榔(炒)、香附子、陈皮、杏仁(研)、茴香(炒)、吴